對接過程非常順利。|[2][3][][x]
陳新用dv將這一幕完完整整地錄製下來,這才操縱著“飛天”艙外航天服緩緩靠近神舟九號的返回艙,透過昏暗的舷視窗,陳新看到,張雲波正朝著自己豎起大拇指。
陳新也朝他揮了揮手。
接下來的工作就需要張雲波自己完成了,除了把其餘兩名航天員送入天宮一號空間站,他還要把神舟九號內攜帶的物資也搬進去,再讓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成功脫離,然後等待後續救援就行。
陳新則飄回夢想號空天飛機內,喬婷正在駕駛座上等他。
看到陳新進來,喬婷摘下耳麥,臉上泛起燦爛的笑容,說道:“你回來了,大長老有事找你。”
陳新微微一愣,在駕駛艙的側壁稍一借力,直接飛了過去。
他接過喬婷手中的耳麥戴上,耳麥中傳來了大長老的聲音:“陳先生,非常感謝戰忽局今天的協助。不過我想冒昧地問一下,能不能再幫我們一件事。”
陳新道:“長請說!”
大長老道:“待會如果夢想號空天飛機順利返航,我希望央視能對這次返航進行現場直播。”
大長老這一要求一提出來,陳新不由得愣住了。
如果不是這兩名受傷的航天員存在,這次的救援任務恐怕就已經沒有夢想號空天飛機什麼事了。
中國政府只要再射一艘神舟飛船上來與天宮一號對接,然後把這三名航天員帶回去就行。
但是以另外兩名受傷航天員的狀態。顯然堅持不了那麼長時間。
因此,夢想號必須還要繼續參加接下來的救援行動。
不過這麼一來,到時候如何解釋這三名航天員的返航又是一大問題。畢竟他們在太空中遭遇到這樣的危險,突然不明不白地返回地球,總要有個說法才行。
陳新考慮了片刻後,最終同意了央視攝製組拍攝夢想號返航的請求。
接下來他還要為中國再建造兩架空天飛機,而且“夢想號”在各個航天大國內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曝光就曝光吧,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
施耐德是《明鏡週刊》的一名駐華記者,作為一名土耳其裔德國人。施耐德身上卻沒有德國人古板嚴謹的品質。對中國的問題或者成就一向以來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寫出的文章也不乏誇大之詞。
不過這卻讓他受到《明鏡週刊》高層人士的賞識,職位也從最初的實習記者一路高升,到現在已經成了亞太區的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