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動作連貫性與力量掌控,成為了李鳴主要的訓練方向。
為的就是讓【三段尾刃大回旋】,更好的融入進盾斧的招式體系中。
第二天,他又將距離把控加入到了訓練中。
閃電六連斧每次揮擊的軌跡差異,開始不斷變小。
這樣做的用意是,在實戰時能讓攻擊匯聚於一點,對怪物單一部位進行更深入的打擊。
狩獵流程中,每次揮擊都要施以全力的戰鬥部分,是最為消耗體力的。
奮力訓練之下,李鳴超大的食量問題也隨之暴露。
傍晚餐廳,看著餐盤上堆積的棒狀骨,李鳴也沒預料到自己竟然如此能吃。
米多多支付完高達272z的餐費,相當肉痛。
“出行狩獵能吃飽,回來反倒是吃不飽了”
回公會的路上,李鳴發出感慨。
“啊!你還沒有吃飽的嗎喵!”
米多多驚歎說。
“是的,也就六分飽吧。”
李鳴拍著肚子說。
“開銷有點大喵,但也算是件好事吧。”
“好事?”
“是的喵,付錢時老闆跟我說,只有強悍無匹的獵人,才會有如此之大的食量,還給咱們打了折,希望能常來光顧。”
“這樣啊“
李鳴仰頭思索起來。
與其他世界查克拉,靈力等能量介質不同。
怪物世界只有高能生態下催生出的強悍肉體。
想要維繫這具肉體以最大強度運轉,就必須保證定量的高能進食。
如果將食物看做能量,進食看做能量注入,那食量的大小,的確可以作為獵人體質是否足夠強悍的依據。
每頓多吃一點,讓體內消化系統逐漸適應,然後再以超高強度將能量輸出,提升肉體的最大力量呼叫。
等能量釋放完,肉體進入深度飢餓狀態,從而繼續進食補充,形成一個雙向擴充的良性迴圈。
深度飢餓→進食擴充食量→能量釋放錘鍊肉體→深度飢餓.
日積月累下,一副強悍的獵人軀體就成型了。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受制於天賦跟其他條件等限制,即便有高能生態加持,能成為獵人的人也只是少數。
讓李鳴沒太想明白的是,食量增長應該是個緩慢的過程。
論高能食物的攝入時長,以及生態的影響時間,自己遠不及怪獵世界的土著。
那為什麼自己比他們絕大多數都要吃得多?
月光映照下,李鳴低頭看向胸口處的霧球,感覺找到了答案。
第二天中午,將閃電六連斧的揮擊軌跡區間,穩定壓縮到半米寬度後,李鳴停止訓練開始休息。
再練下去肯定還有提升空間,但對於體型巨大的怪物來說,目前這種程度已經足夠,接下來就是翔蟲技能的訓練。
迴歸蟲匣,扯動蟲絲飛躍等操作,野外狩獵空閒時已練習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