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一凡搬進鑄造坊之後,原本大多數時間都很清靜的鑄造坊一下子變得喧鬧起來,金鐵撞擊之聲日夜不休,住在鑄造坊附近的幾戶人家無奈之下只得搬去別處,不過鑄造坊附近的人流不減反增,甚至蓋過了作為婦女集中地的加工工廠,只為了觀看林一凡弄出來的新鮮小玩意兒。
聲吶的製作難度遠超林一凡預料,錄入聲波、聲音傳送等裝置林一凡都做出來了,可建議製作的光影示波器的精度完全達不到分析魚類聲音訊息的要求,倒是誤打誤撞弄出來了一個留聲機。
現在的東寧鎮管委會大院裡每日都在迴圈播放著林一凡這些年唱過的歌曲,尤其是那首經過林一凡改變過歌詞的《走進新時代》更是大受歡迎,引得全鎮男女老少爭相傳唱。
全鎮人中為一還對林一凡一副冷臉的溫文,現在的心情可謂是差到了極點。曾經那些和他形影不離說好一起針對林一凡的小夥伴們,自從借到了那輛腳踏車後便全叛變了,一個個一有空就跑到鑄造坊裡去微觀林一凡,還一個勁的拍著馬屁,據說最近在林一凡的指導下搞了一個漁民樂隊出來。
哎,還是隻有武技不會背叛自己。
心裡這樣想著,溫文隨手播放器裡擺在院子裡的留聲機,放著那首由他自己翻唱出來的“男兒當自強”,開始了武技練習。
不得不說,那個小白臉還是挺懂什麼才叫真男人!呸,不能說他好話!
。。。。。。
研究聲吶的日子裡,林一凡自己也發現了不少有趣的東西,是他過去十幾年學習的知識裡完全沒有的,甚至隱藏記憶中都沒有,比如被他廣泛應用以前只能在鐵匠鋪裡吃灰的只能讓物體做旋轉運動的陣法。
只可惜這個陣法太低階,轉速太慢,加大晶石能量的輸入只能提高其轉動輸出的力矩,用以牽引更加沉重的物體,速度本身沒有什麼變化,和他學習過的力學知識還是存在衝突(功率P=扭矩×角速度ω)。當然,也有可能是這個陣法其實是一個旋轉陣法和加力陣法的複合體。
只可惜東寧鎮沒有自己的符師,無法拆解分析陣法的基本組成,也無法創造新陣法,這導致目前只能靠著它做出龍門吊的傳動裝置和留聲機這兩樣東西。
不過林一凡並沒有徹底放棄進一步挖掘這副陣法的潛力。
不能自己增加轉速,還可以用齒輪變速箱替代啊!雖然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的能量損失,但只要最後能用就沒關係。
若是透過變速箱真的能獲得理想的速度,不僅可以將腳踏車改裝成小摩托,還能用做漁船的動力。最近這些時日,林一凡除了繼續研究聲吶以外,就是在做變速箱。
不要以為變速箱就是幾個大小不一的齒輪模樣的東西疊在一起就能搞出來,要保證齒輪大小重量不能太誇張的同時還要能承受強大力矩不損壞,需要嚴格設計每一個齒輪的規格。雖然有修為的鑄造師讓鑄造過程中的很多事情便簡單了,但在一些細節方面還達不到變速箱的需求。
荊道長交給林一凡的書籍中,雖然也有一部分物理知識,但數量最多的還是化學和材料方面的東西,林一凡現在在自己製作的齒輪設計圖完全是來源於他本身的隱藏記憶。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記憶沒有完全發掘出,還是本身就不完整。關於齒輪的設計思路只有一堆公式,具體的數值還要他自己摸索。
摸索完公式,林一凡還要親自畫詳細的圖譜,要精確到每一根線條都不能出錯的那種。
沒辦法,鑄造坊裡除了他自己看得懂那些計算公式是什麼,溫鐵錘等人完全摸不著頭腦,多虧腦子裡還有一個小凡擅長幹這些,不然林一凡肯定會把自己弄得發瘋,物理什麼的,最該死了!
圖譜設計完了之後,便是交給鑄造坊的學徒們製造模具,有過腳踏車頻繁掉鏈子的經歷後,林一凡再也不敢讓他們純手工製作傳動齒輪之類的東西了。
腳踏車掉鏈子接上就好,可要是小摩托跑得正歡掉鏈子,有修為的人還能強行剎住,對林一凡這樣還沒有修行過的人來說就是災難。更不用說林一凡還想把這套.動力系統運用在海船上。
配備大炮的鉅艦可不能像當下流行的海船那樣還靠著風帆和人力划槳作為動力。
其實海船上也配備了用作動力的法陣,只不過這種動力類似於火箭助推器,靠著壓縮噴射能量氣旋推動海船前進,速度還很快。但這樣的動力對晶石的消耗極為巨大,使用十來個呼吸就要耗費三塊藍晶石,也就是三千白晶石。這對於每一塊白晶石都得之不易的海捕隊來說,不到萬不得已的危機關頭,誰也不捨得動用。
靠著旋轉陣法和傳動系統推動,雖然使用過程中也有能量損耗,但作為動力的能量使用效率卻是比把晶石能源直接噴射出去的動力法陣高到不知哪兒去了,關鍵是推動時還不需要用實際兌換比不止一比一千的藍晶石,足夠數量的黃晶石和綠晶石也可以用,甚至在慢速時還可以用到白晶石。
鎮上的那幾臺留聲機便是以白晶石為能源,一塊白晶石可以讓留聲機不停運轉兩三個時辰。
除了傳動系統,與之配套的螺旋槳也需要設計製作。林一凡把這項任務交給了溫鐵錘,讓他自己根據基礎概念摸索改進。齒輪的規格表已經夠他這段時間忙了,螺旋槳的設計可一點不比齒輪輕鬆,沒有理論支撐自行摸索的螺旋槳可能不比科學設計出來的好,但應該也能用。
林一凡絕對不會承認是因為自己想要偷懶,而是為了磨鍊和培養溫鐵錘等鑄造師。
將小摩托傳動箱最後一塊齒輪的設計圖交給鑄造坊學徒後,林一凡便一個人坐在院子裡,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炭筆,看著那些來湊熱鬧的少年少女們逗弄著海捕隊前些時日抓回來樣品海魚。
妖獸畢竟是妖獸,哪怕只想抓一隻都不是那麼好抓的,海捕隊在海上忙活了好幾日都沒有成功,反而被妖獸群撞壞了幾個剛修補玩的防護陣法,無奈之下只能帶著這些普通海魚回來。
雖然沒有滿足林一凡當初提的要求,但輔助聲吶引魚技術的基礎開發已經勉強夠用。
“林哥哥,你怎麼總是喜歡在發呆的時候用手指夾著炭筆呀?還每次都把自己的臉畫成大花貓。”一位比蘭馨還小兩歲的少女看到林一凡嘴邊被炭筆的後端畫得一片烏黑的模樣後忍不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