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鎮地處一個無名半島的最東部位置,據鎮上的長輩們說,東寧鎮是整個人族世界中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
大陸的東部海岸線上有著無數和東寧鎮一樣的以出海捕魚獵殺妖獸為生的小鎮,以及少數正在逐步發展的城市。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完全是因為就在短短五十年前,這條海岸線還是對人類最危險的地帶,最靠近海邊的城鎮都隔著四五十里的距離。
這裡的危險倒不是颶風海嘯之類的天災,實際上對於修行界而言,席捲大陸的天災早已成為數代天神大人近十萬年的庇護時代之前的遠古傳說。
有著天神光輝籠罩的人族世界,不僅獲得了秩序還同時免除大型自然災害的威脅。雖然不是每一處地方都風調雨順土地肥沃,但也沒有出現古籍上描述的黃沙漫天或者數十丈高的海嘯席捲沿海大陸的情況,就算是偶爾爆發的一些洪澇泥石流之類的事情,都不需要天神出手,附近的修行者就能安排的妥妥當當。
不過天神大人雖然處理的了天災,但依舊無法解決人族的另外三個威脅。一個是北方的草原荒族,一個是南方的森林蠻族,還有一個就是東方的海洋妖獸。西方原本還有個靈族威脅,不過靈族本就不愛主動挑起爭端,萬年前更是與本代天神達成協議與人族結盟,倒是格外安穩。
人族征服陸地上的妖獸很容易,天空的妖獸大多生活在西邊靈族的地域也沒有威脅,但這海洋妖獸卻是困擾了人族無數年。
人族七級以上的修行者能自由的飛在空中戰鬥,但就算是十級之上的神座都無法在水裡行動自如。
海洋是個巨大寶庫,有無數珍貴的資源,可這些卻難以獲取。
以前也有過許多大型宗門和高階修行者聯手想要探索海洋獲取資源,但都是活著出去的多,無損回來的少。再堅固的海船也抵擋不了深海妖獸從底部襲擊帶來的傾覆命運,再高的修行者也扛不住那些等級不低又數量極為龐大的妖獸攻擊。
妖獸的等級劃分和修行者差不多,也都可以分為十級。
一到三級是妖獸,除了比普通野獸更強悍的本體外,攻擊方式大多還是依靠本能,沒有多少靈智。
四到六級則可稱為靈獸,這個階段的妖獸已經有了部分靈智,攻擊方式多樣,而且還會結成族群作戰。
七到九級則是有了不弱於人類的智慧,稱為仙獸。仙獸擁有許多獨特的天賦能力,有的比人類的術法更加強大,而且仙獸有著自己獨立的地盤劃分,可以指揮地盤內的下屬作戰,還會聯合不同族類的其他仙獸一起對敵。
十級之上則是神獸,神獸的強大毋庸置疑,只不過神獸倒是很神秘,幾乎不與人族接觸,也不介入一般妖獸和人族的爭鬥,上一次人族和神獸發生衝突還是初代天神大人統一人族大陸的年代。
據老一輩的海邊人族說,五十多年前,沿海地帶還有這不少仙獸統領的族群,他們不僅在海里遊刃有餘,還能在陸地上自如活動不短的時間。那個時候幾乎天天都有人族和海洋妖獸的衝突。
人族貪圖妖獸身上的妖丹和各種材料,妖獸貪圖人族的功法丹藥,同時雙方又互相把對方當作大補的食物。無數年的生死仇恨以及互相的不信任也無法使兩族達成協議,只好一直這麼鬥來鬥去,而且受數量與環境限制,人族大部分時候都是防守的一方。
原本兩族都以為這樣的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卻不料五十多年前幾乎是一夜之間,所有仙獸族群都撤離去了深海,海岸線附近再也沒有大規模登入騷擾的妖獸,甚至要遠出海岸數百里接近七級修行者飛行的極限距離時才能發現七級以上仙獸的存在。
本來這對人族是好事,有很多人和勢力都打算來沿海擴張。可仙獸的撤離不僅帶走了危險,同時也帶走了利益。雖然海邊的資源依舊不少,但也支撐不了太高階的人族修行者的需求,同時也有部分人依舊擔心妖獸的反撲的因素在,於是便形成了如今這種沿海以小鎮為單位,城市隔著沿海數十里距離的格局。
林一凡也曾向荊道長詢問過這些沿海往事,甚至知道一些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內情。
仙獸的撤離並不是沒有緣由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天神光輝的覆蓋範圍擴大到了沿海,使得人族在防守上徹底處於不敗之地。東寧鎮附近最近能被天神光輝覆蓋的地方便是五十里外的臨海城。
以人族地域中心的天神山為原點,以到臨海城的距離畫一個圓便能發現幾乎所有東部沿海區域都被籠罩進了天神光輝的範圍,有些地方甚至還有縱深一兩千裡的海域。可以說唯一的例外便是東寧鎮到臨海城這數十里方圓,只不過此事就連臨海城和周邊幾個其他小鎮都不知曉。
林一凡一直都知道東寧鎮很特殊,一方面排斥外人使得人口在周邊小鎮中最為稀少,另一方面內部卻是各種職業的人都有,同時東寧鎮海捕隊明面上的武力也位列前茅,更不用說實力深不可測的荊道士。
林一凡沒有對身邊人提起這件事,因為他知道時候到了自然大家會告訴他,而且他也猜得到部分內情。比如有一定他很肯定:這個小鎮是為了掩護他而存在的。
這倒不是他自戀,而是他實在太特殊。全鎮除了他姓林,荊道長姓荊,其餘人都只有三個姓:劉,溫,錢。分別對應主管鎮內大小事宜的大長老劉福貴,主管對外勢力交涉的二長老溫和,主管財政貿易事宜的三長老錢不多。
除了和他一起長大的少年們外,其餘人見到他時都表現得格外親切,連溫和二長老有時都會露出駭人的“溫和”式微笑。
還有他的未婚妻劉如夢。
一個模樣上無可挑剔,同時氣質出塵的女子,從八歲來到東寧鎮時便被指定為他的未婚妻。據說除了二長老因此事發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脾氣外,其他人都是舉雙手贊成。
而且林一凡他自己的自我認知也很特殊,總有種似乎不是這世間人的感覺,導致他在處理除了姐姐妹妹和未婚妻之外的人際關係是都有種脫離在外旁觀的感覺,不溫不怒不喜不悲,這也是他一直以來能夠心安理得的在家生活學習的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