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是十多天過去了。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俗稱過小年的日子,北方神丐和朱鐵石還沒有回來。
這讓茹珍和茹鳳感到十分焦急,並不是擔心他們會出啥危險,而是盼望著能跟他們一起過個小年。
茹珍和茹鳳這些天是緊忙活,蒸了很多饅頭、粘豆包和窩窩頭,又烙了不少大餅子等一些容易攜帶和儲存的食物。
原來買的一些糧食沒夠她們用,茹珍姐又做主出去買了一些,都做成了乾糧,就等著爹爹他們回來了。
臘月二十三這天一大早,茹鳳和茹珍姐就跟往常一樣早早起來,把上一天蒸出來,凍了一宿的乾糧收拾起來,放進了早已準備好的大缸和口袋裡。
這一天她們倆沒有再蒸乾糧,因為買回來的糧食已經基本用完了,留下一些是準備過年時候吃的。
二人默默的收拾歸攏已經蒸好的乾糧,也不多說話,心裡都盼望著爹爹和大師兄朱鐵石能在過小年這一天回來。
當然也盼望著二師兄和三師兄他們能跟爹爹他們倆一起回來。自從茹鳳這次回來以後,還沒有見過三師兄武雲磊。
她知道三師兄一定是被幹爹打發出去辦事了,也沒有去深打聽。如果三師兄武雲磊這次能跟乾爹他們一起回來,可真是令人高興的事兒。
一直等到晌午都過了,還不見爹爹他們的身影,連二師兄趙雙巖也沒過來看看。茹珍姐顯得十分著急,一趟一趟的往外跑。
茹鳳也不好深勸,只能是來回的陪著去門口張望,估計爹爹他們今天是不能回來了,茹珍姐感到有些沮喪。
“恐怕不能回來了。今天過小年,按道理應該回來呀。本想回來後咱們給他們包餃子吃,看來也只能是咱倆吃了。
我也不知道過小年該吃些啥,咱們把餃子餡先拿回來化著,咱倆包餃子吃。過小年了,要吃點好的,就是有些冷清了點,可也得過呀。”
茹鳳看著茹珍姐懊惱的樣子,也不多說什麼,實際上她的心裡比茹珍姐更加覺得空落落的,甚至有些悲哀。
不但不能跟乾爹他們一起過小年,更令人惆悵的是也沒有跟奶奶、弟弟一起過小年,心裡當然不是滋味兒,但臉上還是沒有太表現出來。
還沒到做晚飯的時候,茹珍姐和茹鳳就這樣面對面的呆坐著,雖然有時也說幾句高興的話,勉強笑一笑,但氣氛依然很沉悶。
在盼望著爹爹和大師兄他們快些回來的同時,茹鳳更想奶奶和占強,而茹珍姐則更想媽媽和孩子。
就在二人不時往窗外張望的時候,院子的大門突然被開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師兄朱鐵石,牽著一掛四個馬拉的大車進入了院子。
車上坐著好幾個人,還拉著滿滿一車東西,地上還有走著的人,當然這裡面也包括爹爹和三師兄武雲磊。
連鞋子都沒有穿好,茹珍、茹鳳就迫不及待的跑出屋,去迎接爹爹他們回來。特別是茹珍,竟然後悔今天沒有好好梳梳頭,洗洗臉。
當茹珍姐看到進院子的人裡面還有自己不認識的生人,於是不自覺的用手抹抹臉,理順理順自己的頭髮。
“爹爹,你們都回來了?還來了這麼多客人,快都進屋吧。天太冷,先進屋暖和著,我和茹鳳把車卸了。你們快都進屋歇著,一會兒我給你們包餃子吃。”
“這是你高陽哥一家,以後就住在這裡。這是你高大爺,身子骨硬著呢,這是你高大娘,這是你高陽嫂子。
還有你大侄子新志,今年都七歲了,明年在這裡上學。這孩子真懂事,這麼冷的天一點也不鬧,快把他先抱下車,去屋裡暖和暖和。”
北方神丐一邊說著,一邊走到車旁,準備把車上的人都扶下車。還是朱鐵石、武雲磊、高陽他們腿快,搶先把高大爺、高大娘和小新志都扶下了車。
“我領他們先進屋暖和著。你們把馬卸了,把車上的東西都搬下來,先放到豆腐房去,明天再集中歸弄。
茹珍和茹鳳也就別跟他們忙活了,進屋給我們倒點水。等暖和過來,咱們一起包餃子,早點吃,大家都餓了。卸完東西后,鐵石去把雙巖找回來,咱們一起過小年!”
茹珍姐在前面引路,大家簇擁著往屋裡走去,茹鳳還把小新志抱了起來。留下了朱鐵石、武雲磊、高陽三個年輕力壯的棒勞力在院子裡卸車,往豆腐房搬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