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令好半晌說不出話來,只覺得老皇帝現在就是嘴硬,否則方才也不會急著要出宮去平國公府找人。
“陛下不妨細想,國公爺的態度,是否早就已經知道,微臣以為,國公爺許是因著私心所以一直不向陛下稟明。”
畢竟皇后是謝家人,當年陶氏派人暗殺之事,謝家多少還是有些怨的,蘇眷可是他謝家正兒八經的外甥女,若是因此而隱瞞下,是極有可能的。
他甚至懷疑,皇后是否早就知情。
老皇帝卻連連擺手,“劉卿,你且再好好查查,皇后端莊,朕看她那德行,竟還夜宿花樓,實在是不像皇后。”
中書令猶豫過後,提醒道,“陛下是否忘了,當年陛下還未登基尚是皇子之時,時常跟著京中世家不少人去逛花樓,說是去長見識。”
這蘇眷是不像皇后那般端莊,倒是像極了您老,年少整日就愛到外面長見識。
這公道話還是得說上一說。
老皇帝:“.”胡說八道。
“你再給朕查查,把那些個穩婆,蘇府一應人等都查個清楚,尤其是蘇眷那個爹,給朕好好查!”
提到這人,老皇帝幾乎是咬牙切齒,“還有樂安葬在何處,都查個清楚。”
先前還未覺得什麼,現下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女兒在那姓蘇的人家裡是如何受的委屈,連帶著他的孫女也不受待見,他這心裡頭就惱火得很,甚至想一道聖旨下去,給蘇家來個滿門抄斬。
他剋制著,心想,自己的女兒,縱使已經不在人世,也要接回來。
其實事情已然明瞭,但皇帝不依不撓就是要查個清楚明白,中書令只得應下,“是,微臣定為陛下查個清楚。”
他上前一步,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老皇帝手裡的玉佩,眼神示意:玉佩該還了。
老皇帝卻視若罔聞。
中書令無奈,只得開口,“陛下,玉佩是小女從蘇眷手中借用來的,要還回去的。”
老皇帝卻把玉佩收了起來,一臉正色道:“此物乃朕與皇后的定情之物,如今既然已經尋回,豈有再給回去的道理?”
中書令:“.”
看老皇帝的樣子,顯然是真不準備還了,他還想說什麼,卻被老皇帝打斷。
“劉卿,天色不早了,早些回去罷,宮門已經落鑰,朕喚人送你出去。”老皇帝一邊說著,一邊趕人。
中書令沒辦法,人家是皇帝,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自己是臣子,總不能衝上去搶.
“微臣謝陛下。”
從皇宮一路出來到上馬車,中書令憋了好久,終於忍不住唾罵了一句:果真不要臉。
次日,從劉妙青口中得知中書令並沒有把玉佩拿回來,被老皇帝留下了,蘇眷絲毫不見怪。
劉妙青滿臉歉意,“阿眷,對不起啊,父親也沒想到陛下竟然將玉佩留下了,他昨夜開口討要了,但是陛下就是不肯還,說那是他和皇后娘娘的定情之物。”
蘇眷打了個哈欠,一邊剝橘子,“沒事,我早就預料到了。”
【以老皇帝的性子,到手的東西怎麼可能給回去。】
從把玉佩給到劉妙青手上的時候,她就沒覺得玉佩還能回到自己手上。
【說白了,要是玉佩真能要回來,對我而言,反而不是件好事,證明老皇帝對我身份存疑,無心認回自己的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