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沒有急著去想用自己收穫的乾糧,而是殷勤的忙前忙後,在大屋中點起了一堆篝火。
他還要跑去打水,被荊澤給制止了。
“說說吧,發生了什麼事情?”荊澤問道。
李壽有些惶恐,驚疑不定的再次確認道,“這位仙人,你對我們這裡的小事也又興趣嗎?”
雖然做了易容,但荊澤也不清楚李壽是不是認出了自己,一時間因為心虛而顯得猶豫。
“只是好奇罷了,你不要多想。”蕭鶯鶯開口替荊澤解圍,狀似好奇的問道,“我看這裡原來應該挺大的,是什麼原因變成了這樣子?”
李壽麵容惆悵,心情似乎陷入了谷底,良久才在篝火前面緩緩開口述說。
“三位仙人能夠關心民間疾苦,小的是沒想到的。”
“這裡是李家,方圓十數里地都是李家的產業。據說當年李家先祖是跟隨仙人門派集賢樓來到的這裡......”
蕭鶯鶯眼前一亮,看了荊澤一眼。她沒想到這李家還可能跟他們集賢樓有舊。
不過這也不奇怪,集賢樓的門派歷史就有記載,當初集賢樓遷徙過來的時候,大小家眷平民也有千餘人之多。後來的千餘年時間裡,集賢樓有人新進有人離去,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李壽自然不知道蕭鶯鶯是集賢樓一位主事的千金,他自顧自的回憶。
好像是太久沒有與人交談,話匣子開啟,就有些止不住的樣子了。
“當代家主叫李符,是賜給我名字的恩人,也算是我的父親了。他只有一個親生女兒,叫李星顏。從小就體弱多病。老爺他四處奔走,求醫問藥可都是沒有結果。”
“最後他老人家厚著老臉,去墨河灣集賢樓,重提了不知道那一輩多少年前的故舊,請來了一位集賢樓的神仙。”
三人安靜的聽著。
荊澤似乎也在回憶,蕭鶯鶯聚精會神。只有雲雀做了個乾淨的支架,把荊澤留下的麵餅放在火上烤。
她餓了。
“只是,這老神仙鐵口直斷,竟然說我們家小姐活不過十六歲。老爺傷心不已,求著老神仙相助。後來,老神仙就給了一個助黑石塔,讓小姐住在塔頂祈福的法子。”
蕭鶯鶯不置可否,看了看皺眉的荊澤,想說什麼又沒有說,繼續聽著李壽講述。
“建這個塔時,小姐已經十五歲了。老爺著急啊!幾乎花光了家財,只花費了七個月,就建成了。小姐立刻就被安排住進了塔頂上。”
“之後,老爺天天就等在西北邊,等著老神仙再來。”
蕭鶯鶯忍不住提醒道,“集賢樓是在你們這裡的東南邊。”
李壽苦澀的笑了笑,“也沒等多久,仙人的事情,我也不懂。就在這黑石塔建成沒多久,那個小兔崽子來放了一把火。”
李壽指著黑石塔,月光照在塌了一多半的黑石塔上。
“哦?哪個小兔崽子?”蕭鶯鶯戲謔的看了荊澤一眼。
“嘿!一家落魄戶,爺爺和爹爹都死了 ,孃親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來到李府祈活。老爺是個善人,收留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