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在眾人的歡聲笑語,與念兒的哭聲之中到來了。
子時燃放了煙火,這孩子害怕煙火巨大的聲響,啼哭不止,許久之後才終於又沉沉睡去了。
而新年之後,未有多久,上谷便又傳來訊息,東北諸世家願意歸順於晏氏,往後再不起干戈。
自此以後,上谷、漁陽、遼東、遼西、廣陽、恆山、趙郡等郡,盡歸晏氏所有。
觀若也理所當然地打點起了行裝,準備春暖冰融之時,啟程前往趙郡。為保路上安全,刑熾會提前啟程從上谷回來,也是探望一下他的妻兒。
念兒還小,藺玉覓作為她的母親,當然也是不能離開她,跟著觀若一起往趙郡去的。
安慮公主也如觀若所想,並不打算離開薛郡。
晏淳不知與李夫人說了什麼,李夫人居然真的同意了讓晏淳跟著觀若上路,甚至還親自過來永安宮一趟,希望觀若能幫忙照顧晏淳。
觀若已經答應了她,自然不能反悔。多她一個也不多罷了。
如此,一直沒有最終定下來要不要跟著觀若往趙郡去的人,倒是隻剩下了桂棹。
刑熾一行人應當就要在兩、三日之後到達魯縣了,她們都必須決定了。
這一日晚間,觀若與桂棹一同用過了晚膳,她便順勢提起了這件事。
“桂棹,之前我也在猶豫,所以一直沒有問你究竟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趙郡,這件事,你究竟是怎樣想的?”
於觀若而言,桂棹在她身旁,她萬事都有人可商量,當然是更好的。而行宮之中李媛翊不在,其實也是有些離不開她的。
桂棹放下了手中的茶盞,而後道:“奴婢也正想和夫人說一說這件事。”
“這一次,奴婢覺得自己還是不去趙郡,留在行宮更好。”
觀若靜靜地望著她,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自從承平十六年,蕭大人將奴婢姐妹送到您身邊開始,奴婢一直同您朝夕相處,幾乎沒有分開過。”
“無論是在南郡,在九江,還是在後來的會稽、薛郡。”
當年觀若離開蕭翾,她們姐妹是自己跟著過來的。即便知道面前的路並不是坦途,她們也絲毫沒有猶豫過。
儘管後來觀若也總在自責,若是當時不曾讓她們姐妹跟著她,蘭橈當然也就不會死在那個滿是鮮血與傷痛的上元之夜了。
“奴婢和您一起分擔過太多的苦痛,也同您一起經歷過許多歡樂,驟然要分別,的確是不捨的。”
“可是如今行宮之中的事情也不少,雖則看起來萬事都有條不紊,可若是中間臨時出了什麼差錯,要馮夫人與李夫人出面,終歸是會有些麻煩的。”
她又添上一句:“奴婢並不是質疑馮夫人與李夫人的能力,只是她們生來就是貴人,有些事總是很難站在地位卑賤之人的立場上想問題的。”
八月時讓那些宮人與士兵成婚,到如今,不知已經鬧出了多少的事來,千頭萬緒,也不適合都交到馮夫人與李夫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