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大人的次子在禮部任職,想必最知道這應當是何樣的罪過。”
“呀,本宮不過是有些累了,所以想要歇息一會兒。結果就是這樣不巧,被藺大人給撞見了,這……”
她刻意地拖長了尾音,“本宮是不是隻有殺人滅口這一條路了?”
觀若的語氣森然,藺士中哪裡敢接話。不住地低下頭去,同觀若磕著頭。
“娘娘恕罪,臣定然不敢隨意外出言說。娘娘近來照顧陛下辛苦,臣不敢置喙。”
妻女的性命與官位相比,是官位更重要。
而官位同自己的性命相比,自然又更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了。
不知道此時藺士中該有多後悔,明知觀若一直在找他的麻煩,自己卻還一頭撞了上來。
嚇也嚇的夠了,觀若輕輕地抬了抬下巴。
“不必再聒噪了。藺大人自己看一看吧,你是否是為了這一封奏摺而來。”
藺士中面如土色,顫顫巍巍地撿起了地上的那本奏摺,而後將它翻開了。
不過看了一眼,又嚇得將它扔在了地上,只知道給觀若磕頭,“陛下明鑑,娘娘明鑑。”
“當年梁宮陷落之時,小女玉覓正在宮中陪伴她的姐姐。這些年來杳無音訊,臣以為她早已經殞命在了那場災難之中。”
“哪裡會知道她居然有命活到今日,居然還要嫁給叛將晏明之身邊的副將為妻。”
去年在丹陽城中,她尚且還與藺玉覓坐在一起,素手纖纖,為她剝著枇杷。
那時她還同她說,希望她能參加她與刑熾的婚禮。
觀若那時便知道自己很可能是沒有機會去參加的。卻怎麼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她得知這個訊息,卻是在梁帝的案頭。
“臣絕沒有做過叛國通敵之事,對么女之事實在並不清楚。”
“而彈劾臣的御史武捷向來與臣不睦,他不過是藉著這件事來打壓臣而已。”
沒有叛國通敵,卻背叛了自己的妻子,背叛了一路扶持著他的岳家人。
觀若心中不恥,卻仍然哄騙著他,“其實本宮倒是也覺得這封奏章有些言過其實了。”
“藺大人當年拋妻棄女才換來的官位,所謂的‘氣節’也就是能打動陛下而已。”
“若換了旁人,聽聞這樣的事,說不定早就一劍了結了你了。”
能做出這樣殘忍之事的人,天底下有幾個人敢用。藺士中是絕對不會生叛國的心思的,因為到了其他的地方,他只會死的更快。
“更何況自己的么女也要成婚了,原本是一件好事。血緣無法更改,倒也未必便一定是在私下裡還有什麼糾葛。”
“若是一個許久不曾聯絡的女兒嫁入了敵營之中,便要算藺大人投敵,本宮都覺得冤枉。”
“若真是這樣說起來,本宮還是令嬡的義姐,豈不是本宮也成了叛軍的同黨了?”
聽著觀若的話,藺士中冷汗直流。
他終於明白眼前這位年輕的貴妃,原本應當與他無仇無怨,究竟是為什麼要為難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