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院子門口,劉福林喊道。
辜四維正在堂屋呢,聽到外面劉福林的聲音,立刻站到堂屋門口,衝著院門口的劉福林喊道:“老叔,我在家呢”。
劉福林本就知道人在,他就是看著辜四維家才過來了,見到辜四維露頭他便拉了一下披在身上的毛坎肩,向著院裡走去。
辜四維把劉福林迎進了屋。
“也沒口茶招待您”。
辜四維客氣了一下。
劉福林擺了一下手:“咱們不用客套,現在家裡還缺點什麼?”
辜四維道:“缺的東西慢慢湊唄”。
“嗯,知道慢慢湊就好”劉福林慢悠悠的說道。
聽這話,辜四維覺得這話中有話啊,於是便小心的問道:“老叔,您的意思是?”
劉福林說道:“我的意思是你小子也別太實誠了,打的東西全都往飯堂裡扔”。
這下辜四維就更不明白了。
劉福林看辜四維的傻模樣,便笑著說道:“就比如說今天的兔子,你要是拿著兔子去那邊的廠子,隨意找個人家就能換點布票啊工業票什麼的,……,你明白我說的意思麼?”
劉福林的意思是,辜四維你這孩子不能太實誠了,每次打到的獵物都給莊子的飯堂送去,也不自己留一點,獵物這東西是有用的。
有什麼用呢,當然是賣錢。
也不對,此刻錢幾乎沒什麼用,因為你買什麼東西都要票,真正值錢的是各種票而不是錢。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用一些野味,比如說野雞和野兔可以換一些票。
就是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換。
現在不僅僅是農民吃不飽,工人同樣吃不飽,哪怕是重點工廠,也不是每一家都能吃飽飯的。
當然了,再怎麼吃不飽,工人比農民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只要你是個工人,拿著城鎮戶口,那就意味著你家每個月按著人頭就能買到一定量的白米白麵,還有一些基本生活物品。
雖然不能說吃的飽飽的,但是畢每天一天兩頓棒子麵粥下山芋幹要好太多了。
農民就沒有了,只能苦哈哈的乾熬著。
對石磨村來說好的一點就是,莊子附近山裡有個工廠,廠子還挺大的,幾千口人,這幾千口人是指上班的工人,要是包括家屬什麼的怎麼著也得一萬多口子,幾乎就相當於繁華的小鎮子。
有人自然就有需求,有些工人手上有票,一時半會的也沒有用的地方,放在手上沒用,就有了交換的基礎。
六組這邊少,那是因為六組自然條件不好,地裡糧食產的少,人口突然間又多了許多,把大家都給耗幹了。
如果一家兩個孩子,那麼莊子的人口少三分之一還要強,這些糧食要是省下來,那麼冬天組織出去打獵什麼的
“這個路子到是可行”辜四維說道。
不過轉念,辜四維又覺得劉福林跟自己說這事是啥意思呢。
接下來劉福林的話,讓辜四維直接在肚子裡罵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