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就是想不通,當皇帝有什麼好的?
不努力工作被罵昏君,努力工作還要被大臣抨擊。哪趕得上做個閒散富貴王爺。
少操心,多賺錢。
當然,這半年來他除了賺錢,也著手準備了一些必要的人。保證他小命的安全,不然那些銀子都沒命花了。
為實現自己的小目標,李恪可算是嘔心瀝血。
沉思片刻,他問道:“長安那邊,還沒訊息?”
一旁的總管陳濤立刻道:“小人每天盯著呢,朝堂上一切正常,皇后的病也好了許多。”
對此,李恪倒是鬆了口氣。
長孫皇后是難得的好皇后,明事理還大度。
只要她活著,就是皇室的定海神針,李世民不敢謀反,李承乾和李泰也不會被逼上絕路。
李恪盤算著,只要有長孫皇后在,他就能繼續留在齊州,所以長孫皇后無論如何,都不能死。
為此,李恪花費重金,從各處選取藥物,還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調配出緩解氣疾的藥丸,差人送去長安。
“那就好,母后那邊你多上點心,別怕花銀子和費事,有任何事都得和我彙報。”
陳濤立刻應下。
李恪起身,拍打了一下自己的綢衣:“準備一下,我去趟秋月閣。”
可此時李恪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已經在來齊州的路上了!
而他們造訪的起因,正是李恪的那一味藥。
李恪的書信寫的言之鑿鑿,說這藥可以緩解皇后的氣疾。但御醫都沒見過這藥房,還是長孫皇后力排眾議,按照要求開始吃藥。
不過幾日,她的病症果然好了許多。
藥王孫思邈也認可了這藥房,眾人更是奉若神藥。
只是,這氣疾屬於慢性病,藥根治很難。
李世民就說動長孫皇后,說李恪既然能拿出藥方,必定有根治的方法,這才決定來齊州。
——
官道。
一輛車隊緩緩前行,太陽曬的眾人都蔫蔫的。
馬車內雖然涼爽,但長孫皇后已年過半百,經過了幾天的奔波,更是面色憔悴。
李世民不由得滿臉擔憂,扶住長孫皇后:“李恪這個混小子,朕下了好幾道旨意都不來,依我的脾氣,就應該把他綁來!你還非得親自來,身體怎麼吃得消?”
長孫皇后卻是搖搖頭,溫柔一笑。
“李恪性情乖巧謹慎,自從道封地後就很少給我們寫信,也不知道他這半年來過的怎麼樣,我出來轉轉也好,正好看看他把封地經營的如何。”
李世民是個火爆脾氣,雖然疼兒子,但更疼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