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一起在食堂打飯的時候,陳爭本想讓打菜阿姨打一份土豆,結果下意識說了一句英文,打菜阿姨聽不懂讓他說中文,結果陳爭居然思維卡頓,一時間居然忘了土豆怎麼用中文說了。
情急之下只能用手指著土豆讓阿姨打,兩人好久都記得打菜阿姨鄙夷的眼神。
為此,朱亞男取笑了他好久。
不過這樣練習之後的好處就是,他可以對答如流地應付這些常見的提問。
開學後沒兩天就到了三月,二月份的稿費明細已經出來,二十九萬一,很快就要突破三十萬了。
房貸在春節結束後便放款了,一個月按揭是七千八,對他現在的收入來說簡直是毛毛雨了。
他嚴格按照自己的投資計劃,每月定投十萬入股市買騰訊控股和G州茅臺。
其餘的錢,他暫時留在身邊備不時之需。現在可以投資的東西太多了,他在不斷找機會,找到記憶中比較靠譜的投資內容。
筆試成績正式公佈最終定在了三月二十九,陳爭一邊複習複試,一邊關注著家裡養豬場的建設情況。
二月中旬開始建的養豬場,三月中旬已經完工,並且做好了通電通水排水措施,已經具備養豬的條件。
陳爭於是回到城裡,花錢買了一百隻二十到三十斤的小豬仔。
當時的生豬價格一斤是六塊錢左右,豬仔平均九塊錢一斤,這一百頭小豬他花了兩萬多塊錢。
他以唐人神公司的名義讓種豬場開車將豬仔運到養豬場,第一批飼料也提前運到了養豬場中。
陳爭父母見飼料,豬仔都到了,哪還有什麼懷疑之心,開開心心開始養起豬來。
大規模養殖和散養一兩頭還是有區別的,散養全靠運氣,但是大規模養殖一但有生病的豬,很容易殃及所有,因此需要提前接種,或者在飼料中加一些藥物。
最重要的是,養殖戶需要對豬的身體狀態非常瞭解,根據豬的食量、糞便、行為活動等判斷其健康狀態,然後及時做出正確處理。
因此,養殖戶在養豬的過程中海需要專業技能培訓。
但其實大規模養豬的技能經驗並不是什麼祖傳不對外的東西,只要自己肯學,可以去書店買一些養豬的專業書以及影片教學cd,網際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很多養豬培訓影片。
但是自學能力不是誰都有的,特別是現在的養豬戶大部分都是文憑不高,學習能本身就很弱的人,他們可能連書店有這種專業書都不知道,更別說自己去網上查資料自學了。
陳爭的父母自然也是這種型別的人。他們本身也就初中文化,而且已經四十多歲快五十歲的人,連智慧手機都不會用,也別指望他們能自學養豬知識。
陳爭只好自己新華書店、學校附近二手書店,以及噹噹網購買養豬方面的書本和資料,然後以合作公司的名義寄給父母。
父母見“合作協議公司”居然如此貼心,不僅前期投入墊付,生產資料送到家,還把技術免費傳授,心裡早已經樂開了花。
他們的養豬幹勁十足,天天拿著書本看,還用家裡那臺DVD看影片教學。
他們給陳爭打電話,說他出息了,居然會有那麼利害的關係人脈,能拿到這個養豬合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