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的就是我,我自己想學~”陳爭輕聲咳嗽一聲,淡定說道。
許老師笑的很勉強:“可是我們這裡針對的是入門級別的培訓,培訓物件都是一些十歲以下兒童。”
陳爭臉不紅心不跳,淡然說道:“不用懷疑,就是我要學~我的音樂知識和十歲以下孩子差不多。”
他見對方自然懵圈,又補充了一句:“我是方新遠教授介紹過來學習的!”
許老師才沒有繼續懷疑了,幫他填了報名表基本資料,隨即又問道:“那你想學什麼內容呢?”
陳爭說道:“我就是想學音樂最基礎的東西,比如五線譜、節拍、節奏之類的。”
許老師笑著解釋道:“其實這些基礎知識,我們在聲樂、舞蹈、樂器培訓前都會教的。”
陳爭問道:“那聲樂學的是什麼?”
“主要是練嗓子學唱歌。”許老師耐著性子微笑解釋道。
陳爭想了一下,覺得現在學吊嗓子唱歌可能已經沒啥進步空間了。
學跳舞也不行,一來他不喜歡跳舞,二來他都二十三四歲的人了,身體筋脈都已僵硬,很那再拉伸開來。
所以他覺得學種樂器還勉強湊合,於是說道:“那我學樂器吧~有什麼入門簡單,又可以速成的樂器麼?”
許老師微微想了想,說道:“口琴、笛子、架子鼓都比較簡單,練習個把月應該可以入門。”
陳爭覺得架子鼓比較好玩一點,鼓手看起來更帥氣,於是立馬說道:“那就給我報一個架子鼓培訓吧。”
他報的架子鼓培訓班,每天下午兩點半到五點半,培訓時間為一個月,收費三千塊錢。
雖然找方新遠的關係可以免費培訓,但是他不想莫名地欠下這份情,所以還是自己交了培訓費。
交完學費的第二天開始,陳爭就開始過來接受培訓了。
和四五個七八歲的毛頭小孩一起坐在一個小房間,聽一個二十出頭,看上去比自己還小的女老師講課,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培訓老師是一個華師音樂系的一名兼職研究生,第一次看到陳爭的時候,還以為他是旁聽的家長,還差點要把他趕出去,讓陳爭非常尷尬。
之前陳爭的音樂基礎太差,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因此他真正學習之後,感覺像是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
不過藝術方面的東西與個人的天賦有關,陳爭明顯就是天賦平平。
發現自己很難在短時間內對上將音階和阿拉伯數字,其他小朋友學過之後,看著阿拉伯數字便很容易便可以讀出它對應的音階。
比如“4、2、6”,其他人看過之後立馬可以發出“發、銳、啦”,但他得在腦子裡想一下才能念出來。
其他小朋友看到五線譜就能跟著念,但他感覺自己怎麼麼也對不齊那個蝌蚪的位置,老是搞不清它到底是對應哪個音階。
還有什麼八分音符、四二分音符以及一個節拍應該有多長等諸如此類的問題,他很難理解。
他感覺像是回到初一,自己第一次上英語的時候,聽英文老師念讓人崩潰的鳥語。
讓他陷入極度自我懷疑中。
他覺得自己應該是被上帝抽走了身上的音樂細胞,就不應該對音樂有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