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辰找朱亞男喝酒,被陳爭這麼一岔也就沒後續了,其他幾個同學也紛紛過來找張星辰喝酒,其他小糰子也互相喝酒聊天,酒桌上頓時熱鬧起來。
酒桌的文化,陳爭並不太喜歡,因為他本身不喜歡喝酒,也不喜歡利用喝酒來社交。
他覺得喝酒淺嘗輒止倒是可以,喝不了硬逼著喝酒,還說些“不喝就是不給面子”、“是兄弟就喝了”之類的混賬話,那就是腦殘至極的行為了。
而且他唯一一次想利用喝酒找領導幫忙,卻導致自己意外身亡,重生回到了大學畢業的時候。
可是不喝酒怎麼找話題聊天,不聊天怎麼增進感情?
如果陳爭堅持不喝酒的話,在目前國內這種酒文化的酒桌上確實吃不開。
重生前,陳爭不願意在酒桌上跟別人喝酒胡侃,和同事以及行業上的人關係也一般般,關鍵時刻都沒幾個能出手幫他。
他想打破這種僵局,因為這一世他可能需要結交很多朋友,所以他想了想,還是端著酒杯站起來,找同學一一喝酒聊天。
陳爭堅決不拼酒,只是借喝酒和同學聊幾句,藉此增進增進感情,如果非要喝酒,他也是隻是微微喝一小口而已。
一輪下來,他發現其實不拼酒也是可以在酒桌上增進感情的,多站起來聊聊天就行了,互相會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
如果對方不懂進退,非要和自己拼酒,那就直接放棄結交這個朋友,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自己結交。
改變一個人的某些行為和習性,有時候會有一中豁然開朗的感覺。
因為你會發現,這世界上某些東西,並不是你之前想象中的那樣複雜、困難。
很快,那些與他並不怎麼熟的同學,也都紛紛過來找他喝酒,一時間他成了酒桌上的核心。
和他喝酒的時候,大家似乎都不在乎有沒有把杯子裡的酒喝掉,覺得它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潛在原因,大部分人其實是不太願意多喝酒的,只不過是被國內酒文化潛移默化罷了,陳爭不跟他們拼酒,反而讓他們感覺很輕鬆。
不過這樣一來,一直都是聚餐核心人物的張星辰,此時反倒是有些邊緣化了。
此時他才意識到,那個一直默默被自己照顧的陳爭,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他瞥了一眼與同學談笑風生的陳爭,有些鬱悶地拿起酒杯一口悶了下去。
因為他喝的比較猛,即便喝的是度數比較低的啤酒,也有些醉意了,他滿臉緋紅,眼神也開始迷離起來。
他看到坐在陳爭旁邊微笑看著同學聊天的朱亞男,腦子裡突然有一股熱血的衝動。
他突然端著酒杯站起來,扶著木椅子的靠背顫顫巍巍走到朱亞男身邊,藉著酒勁說道:“亞男,咱們四年同窗,一直都像兄弟一樣,咱們是不是鐵哥們?”
朱亞男見他有點喝醉了,笑著點頭應付道:“嗯,我們是好哥們!”
張星辰也點點頭,頓了頓,繼續說道:“那天你沒讓我送你去火車站,其實那天我有一句話想親口對你說的。本來以為再沒有機會親口對你說了,今天我想借著這個機會,把那天沒有機會說出來的話說給你聽~”
朱亞男看了一眼身邊的陳爭,淡淡對張星辰說道:“張星辰,你今晚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