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媛希的母親也來楚漢照顧懷孕的女兒,這段時間一直會在楚漢一起生活,陳爭不得不多花時間回來照顧,分身無術,好在林紫茂和夏媛希住在同一個小區,開車幾分鐘就能來回一趟,他便只能在兩邊來回奔波了。
或許是知道陳爭不容易,幾個女人都默默假裝智商不線上,陳爭隨便找個藉口她們都絲毫不懷疑,則非常乖巧,就連平日裡愛胡鬧得夏媛希,這段時間都乖的要命,陳爭說什麼就應什麼,讓陳爭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網上關於陳爭個人感情問題的緋聞,林紫茂的家人也有所耳聞,特別是林紫茂的弟弟,也是一個經常關注網際網路的大學生。所以,他們覺得陳爭沒有在公眾場合公開自己的婚姻情況,是不是看不起他們一家,或者真有其事。
當然,陳爭也有一套理由,解釋說他現在是富豪,公眾人物,必須得保證家人安全,所以不能公開個人家庭情況,他還要求他們也保守秘密,不要到處亂傳。這個理由充分充足,讓他們不得不信服。
……
時間白駒過隙。
二月十四日,華夏傳統的小年已至。小年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
這個節日一般只有農村窮人或者有錢人才比較看重,普通家庭反而不怎麼關心,因為沒時間也沒有必要。
陳爭家倒是集齊了兩個因素,父母以前窮,在農村比較看重灶神,每年小年都要祭祀。現在成了有錢人,父母更加看重,覺得是灶神讓家裡人丁興旺、添丁添財。所以,小年夜那天,陳爭父母想召集陳爭和妻兒一起禮拜灶神。
可是在兒媳婦、孫子以及祭拜地點上有了選擇問題。最早娶的是朱亞男,最大的孫子確是林紫茂生的,陳爭的豪宅才是正統的住所,但是陳爭又沒讓她們知道,也不敢讓她們知道。
陳爭倒是不太在意這些傳統的節日,什麼灶神不灶神,窮人祭拜還是窮人富人不拜也是富人,國外得森不信這個,不照樣一大堆發達國家,所以窮富跟信不信這個毛關係都沒有。
不過父母要去折騰,陳爭也不干預,他也懶得去跟他們爭辯,老人家有他們自己的價值觀,作為兒子的他沒必要去挑戰他們幾十年沉澱下來的觀念。
對於父母糾結的問題,陳爭倒是有自己的應對之策,他勸父母,道:“咱們家有總灶和分灶嘛,總灶臺在這,分灶臺在亞男、希希她們那裡。您只要祭拜好總灶臺就好了,分灶臺我帶著她們分別祭拜就行了。”
父母也沒有其他辦法,所以只能答應下來,至於什麼分灶他去祭拜,也就是說說而已,他才懶得去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不得不說,陳爭父母對小年還是蠻看重的,居然買了些鞭炮在別墅餐廳放,結果弄的牆上都是黑色火藥粉,讓專業打掃衛生的花了好大功夫才清理掉。
陳爭也很苦惱,父母的腦子裡依然還是農村落後的思想,言行舉止都和之前在農村時不多,想要將他們培養成脫離農村思想的人,是基本不可能了,因為他們已經這個歲數,生活習慣和思維都已經定型了。
雖然說人不能忘本,農村人是所有人的根,但是在有些思想觀念上,農村人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衛生、消費、品味、言行上,都有很多缺陷。
即便現在陳爭已經是億萬富翁,買上了豪車豪宅,吃穿用度都沒有問題,但父母依然不捨得花錢,能坐地鐵公交絕不打車,之前的舊衣服不捨得扔掉,千里迢迢從老家用袋子打包帶到楚漢,然後一股腦塞進豪宅超大的衣櫃中。
沒吃完的飯菜也不捨得倒掉,放進冰箱下一餐繼續吃,還不讓做飯的保姆扔掉,寧願冒著去醫院的風險也要吃掉快壞的價值幾塊錢的食物,陳爭怎麼勸都沒用,甚至還準備撿瓶子回豪宅賺外快,等等。
言談舉止就更別說了,他們平時關心的基本上都是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東西,永遠也挑不出這個範圍。
一段時間之後,陳爭也放棄了對父母的“改造”,打算把自己的妻兒培養好,讓他們成為名副其實的豪門,就讓父母好好按照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過日子。
林紫茂父母和弟弟除夕前要回家,因為他們的親戚好友都在老家,他們要在老家走親訪友,親戚情不能斷了。至於林紫茂,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嫁出去的女兒而已,林家的根在她弟弟林子會這裡,全家不應該在女兒這邊過年。
所以小年夜,陳爭便留在林紫茂這裡過了。如今陳爭名頭正生,林紫茂父母在他面前也只能唯唯諾諾,不敢大聲說話。現在,這和陳爭重生前在孃家人面前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有錢,真的可以遮蔽掉絕大多數人要面對的煩惱!
大年二十九,除夕前一天,陳爭將林紫茂父母和弟弟送到機場,才鬆了一口氣,一家人在林紫茂這裡,他怎麼也要多花點時間陪伴,時間久了他就不好安排了去朱亞男和夏媛希那裡了。
……
今年的春晚上,微信用五億四千八百萬買下紅包雨的推廣位置,模仿位元組跳動去年的推廣模式,想借助春晚打一個翻身仗,奪回移動社交軟體的市場份額。
社交平臺市場有一種現象叫做馬太效應,人越多的平臺,發展速度就越快,如滾雪球一般,而其他人少的平臺,規模會越來越萎縮,最後完全消失。
連信在初期建立了優勢之後,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成了國內大眾最基本的社交平臺,然後吸引了更多的人在上面賺錢,連信朋友圈盛行靠朋友圈資訊銷售商品,又稱“信商”,公眾號、第三方小程式也非常活躍。特別是附近人,成了陌生人社交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