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皇帝身邊的這群人,都有著共同利益,彼此勾結在一起,會產生什麼效果呢?
皇帝的知識獲取被限制了,說白了,就是三觀由人家塑造,平時做什麼,由人家安排,面對問題,也要靠這些人提供建議。
這要是能不成傀儡,簡直都是奇蹟了。
基本上除了開國皇帝,還有少數異類之外,其他的皇帝,都逃不過這個怪圈。
這種環境出來的天子,最被人稱道的,就是大宋仁宗,至於他幹得如何,交給大傢伙評論了……
有這麼一群人在身邊,任何政策,從最初的擬定,就夾雜了不少私貨,等到制定出來,讓下面落實,這個過程中,除了少數言官能監督之外,根本就無從約束。
假如言官也加入這個集團,那皇帝就徹底成了聾子,瞎子。
大宋朝講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這話不算錯。
不和士大夫共天下,難道和武夫共天下?和閹人共天下?或者和世家門閥共天下?
貌似還不如士大夫呢!
真正的問題在於只和士大夫共天下,皇帝身邊沒有別的人了。
士大夫雖然主張有很大差別,彼此針鋒相對,甚至是你死我活……但是在撼動這個集團根本的時候,人家可是會一致對外的。
慶曆新政,熙寧變法,都是這麼垮臺的。
這就是無限皇權和有限能力之間的矛盾,千百年來,除了極少數能力超強的天子之外,其餘的時候,都是無解的。
趙桓是不是那個能力超強的,暫時還不能下斷言,但是趙桓找出了一個打破怪圈的辦法。
就是邸報!
當這東西衝破官場限制,走進民間之後,就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官家有什麼安排,朝廷要做什麼事情,包括一些政策改變,可以直接告知百姓,而不必等各級衙門一層一層傳達,四處貼告示。
很有可能,一些外官還不如老百姓知道的早。
上意下達。
雖說範圍還相當有限,但卻是走出了原本的小圈子,瞭解天子用意的百姓,自然會反過來觀察各地官吏。
至少他們能得到一個樸素的觀點,官家的心是好的,都怪下面人搞砸了。
這對趙桓來說,就已經彌足珍貴了。
怎麼說呢,趙桓在內憂外患的關頭,走上了懂王的路子,邸報就是他的推特,所有購買報紙的,就是他的粉絲。
透過直接和粉絲溝通,治理這個國家。
簡言之,邸報治國!
有句話怎麼說來的,人人嘲笑川寶,人人都是川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