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仙道初始,修士稀少,各種一級的修道資源還不緊俏,此中指的一級修煉資源,是直接可以採集的靈藥和靈礦等物,但是經過加工後的丹藥和精鐵、精銅等還是頗為稀少的……
吳氏修士紛紛笑納。
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他也不會傻乎乎的推辭。
但是在看到座位上另一名修士的行徑,他還是頗為有些詫異。
“韓道友……,你這是……”
吳氏修士微微思索,認為是這位韓道友初來乍到,不明白此中規矩,他和顏悅色的開口道:“此次煉丹也全不是我一人之利,而是大家之利,煉丹我出人工,煉丹若成,我分三成,而且我煉製一些低階丹藥,例如青元丹、合採丹、玉露膏等物,已經有八成開爐成功的機率……”
“就算是煉丹失敗,等到下次煉丹成功,我少佔一成的份額。”
其他在座修士也紛紛讚道:“吳道友煉丹的丹藥品質良好,而且信譽也是極好,另外,可是比平常店鋪的丹藥至少低了一成的價格,這一成的價格,久而久之,就是一筆較大的修道資源……”
現在去古未遠,雖說戰國之世禮崩樂壞,可大多貴族仍然還是精誠君子,在個人私德上還是很有操守。更多的改變是原來戰場上的改變,沒人會當宋襄公,但宋襄公的名聲卻是在此時不差,敬重其私德。
包括吳氏修士,雖然在商言商,可還是讓人感到如沐春風。
這與陸長離前世所看的玄幻情節大不相同。
前世玄幻情節,必定有一個咄咄逼人的公子哥,可實際上若是真正的公子哥,不管是為了維護家聲也好,為了私心也罷,都不會明目張膽的欺壓良善,而是後面報復。
去古未遠的諸夏之地,修道也不是赤裸裸的你爭我奪,而是自有一番規矩。
“多謝吳道友美意,韓信愧受。”
韓信暗歎一聲,隨意從自己的囊袋中拿出些草藥,送遞給了吳氏修士的僕從。
他是淮陰城人士,雖說與揚州城人是同鄉,但這同鄉也得到外地才能顯現出來,在揚州城,他實際上是一個外界修士,想要和此地修士聯絡,一昧的曲高和寡不太可能。
他雖然不需要這些丹藥,因為有了九息服氣大神通之後,他鑄就九次道基,靈氣源源不絕,而且格外純淨,他的靈氣可比眼前的丹藥還要純淨不少,所以這些丹藥看似是靈丹妙藥,但對於他,卻不亞於是廢丹和毒丹。
但為了儘管融入揚州城修士的圈子,損失一些利益,結交於人也在所難免。
很明顯,這個圈子,是圍在吳氏修士幾人的,更多是因為吳氏修士的丹藥,才聚整合了一個圈子。
他現在如果不煉丹,按照一般人的做法,雖然不太可能明面上貶低於他,但後面也會漸漸疏離於他。
再加上這吳氏修士也並不是單純佔他便宜……
韓信不是傻子,很快做出了決斷,遞送出去了一些在遊歷途中採摘的靈藥,委託吳氏修士煉丹。
若是陸長離看到,或許會有些咋舌。
因為歷屆但凡看過歷史的人,都認為韓信打仗的能力很高,但情商很低。實際不然,一道通而百道通,一些智商高的人,未必情商低,只是不願意這樣做罷了。
漢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這是知遇之恩。
在先秦之時,知遇之恩誓死相報!
輕生死而重俠義!
韓信也是如此,認為漢王劉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認為自己是國士,所以要假齊王的時候絲毫不客氣,因為在他認為,自己幫漢王已經打下了如此大的疆土,要一個齊王又算得了什麼,何況一個假齊王。若在商周之時,這點要求算不得什麼犯上之舉。
伊尹甚至囚禁了太甲,這樣還被時人成為賢相,可見一斑!
後來一切慘劇,只能說韓信這個士已經不適應了後來的大一統王朝,不適應愈加膨脹的皇權,還在想著士大夫與君主共治天下的美夢。
“這些丹藥,大體能煉製一份紫玉丹,不過念在韓道友初來,我可搭上幾件靈藥送予韓道友,煉製一份紫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