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東巡車隊來到了泰山。
傳言泰山乃是上古七十二位帝王封禪的地方。
嬴政於是詢問齊地儒生上古帝王祭祀的禮儀,但上古之世,位面太過久遠,這些儒生也並不知道這些古禮為何。
堂堂叫嚷著復古的儒家,竟然不知道上古祭祀的禮儀為何。
嬴政藉著這個由頭,說儒家士子的品行不端。
欲要逼迫天底下的儒生拋棄儒學,重修其他諸子百家各派的學說。
“嬴政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行星域中,儒家道場。
樂正克盤坐在地面上,面帶憂愁道。
仙秦運朝來勢洶洶,而且還是有著正當的理由。
禮儀法度,在儒家之中,看待極重!
現在嬴政說儒家不知古禮,相當於在源頭上想要抹殺於儒家學說。畢竟儒家既然連上古七十二位帝王泰山封禪的祭祀禮儀都不知道,那麼還叫什麼儒家?!
“這些日子,我查遍典籍,始終找不到有典籍記載上古七十二位帝王泰山封禪的禮儀,這莫非是假的?根本就沒有泰山封禪這一說?”
有儒生猶豫道。
隨著始皇帝嬴政的壓迫越來越大,儒家內部都開始自我懷疑,到底有沒有泰山封禪這一件事。
“如果我們能夠請到那第一尊仙就好了……”
樂正克嘆道。
仙秦運朝的皇帝陛下嬴政被老聃幽禁三日的訊息,幾乎傳遍了諸子百家各派。
這讓諸子百家各派的底氣大增。
老聃號稱是聖人中的聖人。
不僅是道家,各家的學派,老聃的思想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響。
所以在這些諸子百家各派的修士看來,老聃和他們的祖師爺沒什麼兩樣。
“那麼先聯絡道家吧。”
樂正克說道。
他心裡也在打鼓,以老聃的性格,估計仙蹤根本捉尋不到,在道家道場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至少先試一試,萬一真的在道家道場就好。
樂正克想了想,從袖中拿出一隻紙鶴。
這紙鶴栩栩如生,
從樂正克的手裡出來之後,不斷圍繞著他飛舞。
自從仙秦運朝的咸陽傳出造紙術之後,諸子百家各派也對這神奇的造紙術多家研究,不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是用靈物製造出了靈紙。
這些靈紙在刻上符篆之後,有了種種奇妙的用途。
其中紙鶴傳訊,是被諸子百家各派應用最多的制藝之一!
行星域太過寬闊,諸子百家各派的道場散佈在四方,所以根本難以交流,必須依靠法寶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