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滋鈺點頭,卻不言語。只是靜靜的抬手,泡了盞茶,恭敬的送到悅瑤手邊。
“娘,悅家今時不同往日,可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鈺兒無時無刻不在為悅家為孃親而努力,也請孃親無論如何也要堅強起來!不久的將來,鈺兒會站在孃親的身旁,擔起悅家這幅重擔!”
看著這個小不點,悅瑤很是欣慰,長大了呢!那個曾經面黃肌瘦的小屁孩,是真的長大了!當一個男孩懂得什麼叫責任,他已經可以被稱為男人了!
只是他這麼慎重的言表,意欲何為?再看向鈺兒時,方聽他言到。
“鈺兒還請孃親,不要因為李姥姥被害,而亂了方寸。這世間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悅瑤自然知曉,更何況南宮越此去重傷而歸!讓她知道了東家背後那股神秘力量。就沒有這些,對上東家,她也會更為小心!
只是,如今自己這個做孃的,聽著長大的小不點,說著這些話。她心裡還是覺得很不是滋味。
那一日,她聽鈺兒談了很多,悅瑤發現自己的兒子,再不是那個假裝堅強的小屁孩,現在的鈺兒明事理、能隱忍、明進退、識變數!
不得不說,那位文大儒,是真的教會了鈺兒很多!無論是是非觀,還是對人性的認知,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鈺兒甚至和她談起了悅家學院。鈺兒說他的師尊,對學院很是讚揚,多次與他談及,學院將在日後對北遙產生的深遠影響。
加以時日,不僅是北遙經濟上的重大改變,甚至是人心!也會因此而改變!尤其是北遙女子的地位,也會因此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悅瑤當然沒想這麼遠,學院成立的目地,於她而言,首先是教坊因她而生,她不能讓教坊成為無路可走的女子,唯一的去處。
其次,她即不是文大儒這樣眼界開闊的學者,也不是小說裡的聖母。她之所以冒著與皇朝勢力對立的風險成立學院,更多的則是為悅曲兩家日後的發展著想。
就這麼簡單,並無其他。聽鈺兒一席話,是要叫她把悅家學院,做得更大,做得更好!其間,鈺兒還說,文大儒甚至願意幫助悅家學院,走出邊臨縣!
這可把悅瑤高興壞了,文東引乃是當世不多的大家之一,他的學子遍佈北遙,就連當朝皇庭之中,居高位者,也有一二!
有了文大儒的助力,悅家的學院在與徐家的教坊之爭中,又會多出幾分勝算來!更何況她得到的助力越多,就越能儘快的為乾孃報仇!
每每想到這裡,悅瑤的心情就美幾分,心情一好,這做出來的菜也是別樣的美味!這不,原本是打算隨意做幾個小菜的悅瑤,此刻已經做了整整一大桌的吃食。
硬是把早飯做成了午飯!就連小靈兒迷迷糊糊的抱著毛茸從睡房出來,見著這一桌的吃食,眼睛頓時就清明瞭。
之前一臉的瞌睡蟲估計被肚子的饞蟲給趕走了。小手伸過來就要拿,被悅瑤生生拍開,皺著小臉,可憐巴巴的向悅瑤討塊吃食。
“不可以!去洗漱過來再吃!”悅瑤冷著臉說。
然而一旁的悅滋鈺,居然夾了一小塊燻魚塞到小靈兒嘴裡。那小東西瞬間就復活了,嘴裡還含糊的說著:“還是哥哥最蹬我。”
沒等悅瑤開口訓斥,鈺兒接過毛茸,就把小靈兒推出了堂屋。看看,這寵妹都已經寵得沒底線了!
“明兒一早,送姥姥上山後,你就回縣學去。再給文大儒帶句話,就說小婦人受教了。”悅瑤盛了湯,放到悅滋鈺面前。
說起縣學,悅瑤又多問了句:“王柄承可還在與你尋事?”
“這倒沒有,王家出了事後,他便退了縣學,說是回家經營家業去了。之後倒是聽縣學裡的人提起過,說他如今和那周家公子走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