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古老的克裡特王國在遺留下來的典籍中如此描述他們所認知的世界結構:
世界基石位於頂端,有永恆的真理和秩序守護,神國便在基石之中,自有永有;
自神國向下,是眾生所在的現實,塵世眾生在這一層得享秩序的餘暉,可以在相對安定富饒的現實世界生存;
自現實向下,是漸漸偏離凡人認知的靈界,靈界之中,眾神的賜福已經稀薄,扭曲怪誕的力量則開始佔據上風;
自靈界向下,是已經不適宜生物生存、被奇詭力量主宰的幽邃深海,那已經不能再算作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而更像是虛無的倒影;
越過幽邃深海,便是世界的最底部——盤踞著萬物陰影的亞空間深度,極端危險的古神和各種險惡之物的本體都盤踞在亞空間中。
在克裡特古王國的記述中,眾神在基石中定下了契約,這契約便是世間所有法則的源頭與準繩,這秩序奔流而下,釐定了世界運轉的法則,也浸潤著塵世萬物,而隨著“深度”的不斷下降,秩序的力量也會開始減弱,並漸漸被亞空間佔據上風——眾神所處的“基石”與亞空間就如世界的上下兩個端點,“秩序”則在這兩個端點中單向流動。
這是一萬年前那個在深海時代中開創先河的輝煌文明留給世人的古老饋贈,而在漫長的歲月中,無數學者皓首窮經地研究這個“分層結構”,都沒有找出這個模型的錯誤之處,現如今,它已經成為世人公認的“世界標準模型”。
而在這個標準模型中,塵世的凡人會墜入更深的地方,卻鮮少有人能從“深層”返回“淺層”,即便偶爾還會有那麼一兩個幸運兒從靈界返回現實,也從未聽說有哪個逆天的存在可以從現實抵達眾神所處的“基石”維度。
也正是因此,從亞空間中返回現實的失鄉號才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離譜的異象——它的返航違背了世人對世界標準模型的認知。
但從另一方面,失鄉號的存在卻又符合有關異常和異象的那條經典論述:異常與異象永久失準定律。
可不管怎麼說,主教瓦倫丁和凡娜都不認為那個幽靈船長有能力去向風暴女神複仇——哪怕他有這個心,也做不到這種事。
因為“基石”和現實世界是不連續的,它不像現實和靈界、靈界和幽邃深海之間那樣存在連續下墜、物質互通的關系,迄今為止,都沒有任何學者找到“基石”和現實世界能直接連通的證據,甚至就連神明,也只能透過投影、喻令之類的方法來間接降下自己的影響,一艘幽靈船……又怎麼可能反攻諸神國度?
既然無法找風暴女神本人複仇,那麼剩下的選擇當然就只有女神在塵世間的信徒。
作為深海教會總部的風暴大教堂是一艘在無垠海上隱匿航行的“巡禮方舟”,來無影去無蹤,坐鎮方舟的教皇冕下擁有代主執掌風暴的威能,並不是很好的下手目標。
那麼固定在海上、目標明顯、對外開放的普蘭德城邦自然就成了更好的選擇:這座城邦裡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風暴女神的信徒。
凡娜已經認定那位幽靈船長是為複仇而來——畢竟,一百年前的失鄉號就是在風暴中墜入亞空間的,除此之外她也想不到別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消失了那麼多年的失鄉號會突然返回現實世界,還把矛頭指向了普蘭德城邦。
但那位幽靈船長到底打算怎麼做?
凡娜眉頭緊皺,在思索中慢慢開口:“瓦倫丁主教,你認為……失鄉號與最近一段時間那幫太陽信徒在城邦裡的異動有關系麼?”
說完她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在昨夜的夢境中,我看到燃燒的太陽和失鄉號一同出現在普蘭德,兩場災難的同時降臨或許就是女神給我的預兆……”
“但你別忘了,在地下祭祀場,那個受到汙染的‘祭品’殺掉了黑暗太陽的神官,那是一個受過洗禮的‘使者’,”主教搖了搖頭,“至少在那個祭祀現場,失鄉號和黑太陽的立場似乎是敵對的。”
凡娜一時間沒有說話,只是因主教的話陷入沉思中,她對面的老人則在短暫沉默之後又接著說道:“關於那些崇拜黑暗太陽的教徒,我今天早上倒是從倫薩城邦那邊得到了一些線報……”
凡娜立刻抬起頭:“線報?”
“太陽異端並不只是在普蘭德死灰複燃,最近他們在許多城邦都有異動,一大批太陽異端最近透過倫薩、摩柯港口中轉,在向普蘭德聚集,其中有一些落網的,”老主教點點頭,“在審訊中,那些異端提到了‘太陽碎片’。”
“太陽碎片……那些異埠中‘真實太陽神’解體之後剝落的殘骸?”凡娜猛然間反應過來,“他們認為有一塊太陽碎片藏在普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