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劉洵眼見海軍部尚書楊輔要親自率領艦隊,便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愛卿乃是國之重臣,豈可輕動?不如愛卿為朕舉薦賢才為好。”
海軍部尚書楊輔心中微微嘆息,此番大漢帝國南下大洋,可是千古難逢的盛舉,是足以彪炳史冊的事情,可是自己卻沒有機會親自上陣了。
海軍部尚書楊輔思索了一番,而後拱手說道:“啟奏天家,臣舉薦海軍部右侍郎盧皖!”
“盧皖?”
天子劉洵好像聽說過此人,不過卻不甚明晰,只是記得這個盧皖是涼州人,於是便問道:“愛卿詳細說一說這個盧皖。”
“諾!”
“啟奏天家,盧皖乃是涼州天水郡人,十四歲舉孝廉,進入朝中為郎官。而後朝廷大力推行會試製,盧皖便苦學軍略和地理之學,在會試中一舉登榜,被當年的兵部錄用為員外郎。而後天家改組官制,增設了海軍部,臣奉詔在兵部抽調人員,便看中了這個盧皖。”
“盧皖此人聰慧好學,臣與之談話之後,盧皖竟然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便學透了航海之學、洋流之學,甚至對造船術都有所涉獵。盧皖在之後海軍部的入職測試中大放異彩,為七十多人的參試者中位列第三,實屬不易!”
“如今盧皖在海軍部為官數年,精通海戰和海文,在朝廷征討倭地之戰中,盧皖也出力甚多。更為難得的是,盧皖乃是涼州天水郡人,此地胡族眾多,也造就了盧皖開放包容之秉性,對於域外事物接受很快,臣以為可堪大用!”
天子劉洵點了點頭,說道:“如此,便讓海軍部右侍郎盧皖入宮覲見,朕要當面考驗一番。”
“諾!”
三個月後,揚州外海。
一支龐大的艦隊浩浩蕩蕩的遊弋在大洋之中,幾十艘戰艦以一艘碩大的戰列艦為核心,呈花瓣狀向外圍延伸開來,大大小小的戰艦船隻建造精良,每一艘戰艦上都飄揚著一面黑底紅字的大漢戰旗!
此時,已經被天子劉洵任命為海軍通海將軍的盧皖站在旗艦的甲板上,注視著波濤洶湧的大海,腦海中還在回放著自己入宮覲見的一幕幕。
天子劉洵見到盧皖之後,一連詢問了十幾個問題,內容涉及海戰、航行、醫藥、管理等各方面,好在盧皖這些年來不斷苦讀,天子劉洵的問題基本上都一一回答了。
不過盧皖的心中卻難以平靜,對於天子劉洵淵博的學識感到深深的震撼。
此時艦隊已經遠離揚州外海,正在向南進發。
通海將軍盧皖抬頭看了看天色,便從身旁的桌子上取下了一個圓盤物體。只見圓盤上赫然是一個磁化的細針,而圓盤上還標註著各個方向的方位。
這個東西就是天子劉洵督促工部加緊研發出來的指南針!
當然,現在艦隊裝備的指南針只是工部的初級產品,在準確性上還有一些瑕疵,不過大體方向上還是有保證的。
並且此番艦隊也裝備了很多的指南針,幾乎每一艘戰艦、船隻都裝備了數個,在旗艦上更是裝備了十幾個之多。
通海將軍盧皖憑藉數個指南針相互比對,再參照星辰日月的位置加以修正,完全可以比較準確的定位艦隊的位置和方向。
此時經過十幾天的航行,盧皖估計著艦隊航行過的距離,認為艦隊已經快要到達海圖上標註的“南方群島”了。
這份海圖是天子劉洵依據朝廷典藏的各種海圖資料加以修訂的,上面不但有後世的臺灣、海南兩座大島嶼,還將交趾郡以南的廣袤土地,以及後世的菲律賓等地島嶼的大致位置都標註了出來。
雖然很多細節地方上都不甚明晰,可是在眼下的時代來說,已經是世界上最為詳細的東方海圖了。
“命令快船分隊出動,在艦隊前方搜尋陸地!”
“諾!”
只見旗艦上的訊號兵攀登上了高高的桅杆,而後雙手各拿著一面五顏六色的旗子,開始不斷變換著動作搖晃兩面小旗子。
沒過多久,數艘比巡洋艦還要小的戰艦衝出了艦隊,在艦隊前方結伴航行。這幾艘小戰艦都是海軍部新研發出來的“快船”,上面還依稀可以看出後世飛剪船的蛛絲馬跡。這些快船的航行速度遠比艦隊大多數戰艦要快上許多,正好用來當做艦隊的“斥候”使用。
通海將軍盧皖望著逐漸遠去的快船分隊,又命令艦隊也加快速度,不要與快船分隊相距太遠,以免遇到突發事件聯絡不及。
數日後,始終在前方打探情況的快船分隊出現在艦隊的西南方向海域,全速衝進了艦隊之內。
小半個時辰之後,快船分隊的領隊軍候登上了旗艦,當面向通海將軍盧皖稟報道:“啟稟將軍,我軍西南方向發現陸地,距我軍大概有三天的航程!”
通海將軍盧皖和一眾幕僚聞言大喜,眾人已經在海上航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雖然艦隊攜帶了大量的食物和淡水,甚至還有天子劉洵嚴令必須要攜帶的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但是枯燥的航行生活已經讓所有人心生厭煩,此時眾人對於土地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