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後,百工部的工匠根據天子劉洵的製備方法,終於製造出了磁化鋼針。
這也得益於此時大漢帝國先進的冶煉業,自從天子劉洵大力推廣了鼓風機和碳化技術之後,大漢帝國的鋼鐵產量便開始持續井噴,到了現在已經是獨步天下,而且精鋼的產量也不小,不但可以滿足各地兵仗局和各類工坊的需求,而且長安城、雒陽城等地的府庫還能夠儲存一些。
而後,在百工部尚書楊墨的指導下,研發指南針的專案部開始研發樣品,並且經過層層篩選之後,最終定型了三款實用性指南針。
這一日,百工部尚書楊墨帶著這三款實用性指南針入未央宮,在麒麟殿覲見了天子劉洵。
天子劉洵仔細把玩了這三款指南針,一款是以木質托盤為底,托盤表面標有刻度,刻畫上了東南西北等方位,上面加上了一根磁化鋼針;一款同樣是木質托盤為底,不過上面的磁化鋼針卻不是固定的,而是採用臨時加裝的方式,可以與托盤分理。
剩下一種指南針,則是隻有一根特製的磁化鋼針,需要指明方位的時候,需要找來盛水的器具,將磁化鋼針放入水中,便可以指明方位。
天子劉洵一一看過之後,便將第二種和第三種剔除掉了,畢竟第二種需要臨時裝卸,行軍之中會多有不便,而第三種使用起來的條件更是苛刻,還要臨時找來清水,並且指標也沒有第一種準確。
“就將第一種指南針作為定型款吧,百工部立即開始大規模投產,一個月的時間,至少要製造出一萬枚!可有問題?”
百工部尚書楊墨拱手說道:“臣,領旨!”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百工部全力以赴,一共生產了一萬三千餘枚指南針。
由於指南針連同製造方法已經被天子劉洵列為絕密,所以百工部對指南針的技術進行了嚴密封鎖。
當天子劉洵下詔將這一萬三千餘指南針送往北方草原和西南兩面前線的時候,都是派出期門鐵騎隨行護衛,沿途還詔令各地郡國出動郡國兵協助運送,堅決杜絕指南針的洩露。
沒過多久,鎮西將軍、安遠侯鄭吉和安南將軍、營平侯趙充國各自收到了大批的指南針。
其中在燕然山以南駐守的幾十萬漢軍收到了一萬餘枚指南針,鎮西將軍、安遠侯鄭吉將這一萬餘枚指南針全部下發各部兵馬,基本上每名屯長或者隊率都能裝備上一枚指南針。
當然了,指南針這樣的軍國利器,西域聯軍就無法裝備了。不但如此,鎮西將軍、安遠侯鄭吉還專門下令,各部將士要嚴密保管指南針,決不能遺失或者轉手,特別是不能讓西域聯軍得到。
而安南將軍、營平侯趙充國也將運到的三千多枚指南針全部下發,同時對於保密之事更是看重,以防指南針被西南羌人得到。
此時,天子劉洵算是鬆了一口氣,南北兩面的大軍都得到了指南針,對於兩面的大戰有了不小的助力,同時天子劉洵也命百工部繼續生產指南針,爭取早日在全軍之中普及下去。
沒過幾日,天子劉洵正在宣室殿內閉目養神,忽然中常侍耿國急匆匆的趕來,著實嚇了天子劉洵一跳。
“何事?”
中常侍耿國先是告了聲罪,而後拱手說道:“啟奏天家,剛剛殿前司衛尉金安上急報:長安城外西南十餘里外,突然發生巨響和震動,原因不明,現在殿前司衛尉金安上已經調集了大批羽林精騎前往探查!”
“什麼?”
天子劉洵忽然來了精神:“西南方向?十餘里?”
突然,天子劉洵猛然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那邊不就是百工部的工坊群嗎!”
“啊!”
天子劉洵當即說道:“立即準備車駕,朕要前去看看!”
“天家萬萬不可,還是等殿前司回稟之後再說吧,天家萬萬不可涉險!”
此時天子劉洵心中已經有了一些計較,自己早在數年之前就已經安排百工研發火藥,而後當百工部成立之後,這些研發火藥的百工全都劃歸到了百工部之中,單獨成立了一個專案部。
這一次長安城西南方向突然大聲巨響,極有可能是火藥研製成功發出的爆炸,至少也是類似火藥的物質發出的聲響!
想明白這些,天子劉洵根本不顧中常侍耿國的勸阻,在兩百羽林精騎的護衛下,急匆匆的朝著百工部工坊群趕去。
當天子鑾駕距離工坊群還有數里的時候,迎面遇到了一隊羽林精騎,為首一名屯長當即下馬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