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眼少俠遲宇申拿著師傅的書信投奔師傅的結拜兄弟,一路風塵僕僕,到達後受到了三大爺的熱情招待,十分的親近,三眼少俠也越加確信自己放棄前世自己知道的優勢,選擇新的道路,投奔三大爺走對了。
六月的天氣驕陽似火,熱得人都透不過氣來。在通往江蘇省北杭城的大道上來了一夥人,還有十幾輛車。
為首的是一匹高大的科多獸,背上端坐著一位老英雄。身高六尺開外,左肋下佩一口寶刀,右面斜挎著鏢囊。
但見這口寶刀尺寸長,分量重,金鉤頭,金什件,白鯊魚皮刀鞘,赤金的刀盤,黃澄澄的挽手帶,真是光彩照人:這可是一把寶刀,名字叫“龍鱗斷空刀”,切金斷玉,削鐵如泥,在天下神兵榜上排行六十三位。
再說他挎的這個鏢囊,裡邊有三個鏢槽,用精靈蘇繡掛麵,魔獸白鹿皮貼的裡子,三個鏢槽用蓋扣著。用的時候把蓋掀開,大拇指一摁繃簧,鏢可以自動跳出來,使用起來那真是靈活又方便。
這就是遲宇申投奔的三大爺。江湖人送綽號東崑崙古英雄。古英雄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自幼酷愛武道,就拜了武聖天山老人為師,學藝一十三載,學了滿身的絕藝,十八般兵刃樣樣精通。但他最得意的是單刀。
古英雄會六十四路八卦萬勝金刀,威震武林沒有對手。另外,古英雄在暗器方面還佔著一絕。使用的火龍鏢百發百中威力驚人,向不虛發,白天打箭靶,晚上打香頭,睜眼打鏢,閉眼打鏢,沒有不中的時候。
古英雄今年五十五歲了,幹什麼職業?保鏢。現任雙龍鏢局總鏢頭,人稱古三爺。
為什麼管他叫古三爺呢?因為他與七個人結拜,號稱清洲八義,古英排行在三。師兄弟當中,他也排行在三,大家尊重他,稱他古三爺。
自從靈氣開始復甦之後,外面魔獸橫行,又有強人佔山為王,空中有空盜,陸地上又強盜橫行,自然鏢局也就應運而生了。
那些官宦商紳經營貨物,調撥鉅款,沒有人保護能行嗎?大家都知道古英武道修為深,又是行家,所以士紳們聯名來請勝古出山。古英迫於情面,這才答應下來,就在江蘇省北杭城,成立了雙龍鏢局。
買賣一開張,就興旺得不得了。古英雄的買賣越做越大,很快就在清洲十三個省都成立了分鏢局,光趟子手就有四百多人,手下還有東、西、南、北四路大鏢頭,能徵貫戰的不下百人。
凡是上這要求保鏢的,全是大買賣,起碼說都有上萬銀幣。
雙龍鏢局有名譽,有地位,不延期,不出差錯,信譽很高,所以顧客盈門,生意紅火,一年四季應接不暇。
如今古三爺兩鬢斑白,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覺著精力和氣力各方面都不如從前了。
自己是實在忙不過來,他就把最好的朋友,結拜的老四,無影劍李俊達給請來了。
叫李俊達當了副總鏢頭,助自己一臂之力。
要說起這位李剛,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會七十二路無影劍法,變化莫測。李四爺為人耿直,厚道又有威望,真是古英雄的好助手。
話說三個月前,雙龍鏢局又接了一份買賣。這是一個退任的官員要回雲南原籍,所帶的東西價值連城,要求雙龍鏢局給護送。
古英雄覺得數目太大,必須自己親自護送,這樣他帶著幾個徒弟和徒侄,以及四十名趟子手,趕奔雲南。一路上平安無事,路上遇到的魔獸都不用大傢伙出手,幾個趟子手就解決了,把人家都東西平安送到了目的地,錢也掙下來了,大傢伙輕鬆愉快,迴轉北杭城。
一路上笑語歡聲,都盼著早點到家,一家人團聚團聚,古英雄也不例外。他策馬揚鞭,正往前走著,突然聽見道邊樹林裡有人放聲痛哭:
“天哪,天哪!老天爺你怎麼不睜眼啊,好人不得好報,我做了什麼虧心事了,大禍竟落到了我頭上,嗚嗚嗚……”這哭聲傳得很遠,古英雄和他的夥計及徒弟們都聽到了,古三爺趕緊把科多獸帶住。
“籲——籲!站住。”古英雄一舉手人們全停下了。
古英雄歪著脖子往樹林裡觀看,就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腳下蹬著一塊石頭,樹杈上繫著條挽了套的絲帶。這老頭雙手抓著繩套正在啼哭,一行鼻涕,兩行眼淚,哭的這個慘勁就甭提了。古英雄一向俠肝義膽扶困濟危,看見這種事哪有袖手旁觀之理。古三爺一抬腿從馬上跳下來,邊往樹林裡跑,邊高聲喊道:
“老人家切不可行此短見!”
幾個徒弟也喊道:
“老頭!可別上吊,那玩意兒難受!”
那老頭嚇得一哆嗦,從石頭上滑落下來,摔了個腚蹲兒。他揉了揉眼睛抬頭觀瞧,但見面前站著一夥人,大道上有車有馬還插著小旗。一個個佩劍懸刀都挺威風,為首的是位老者,傲骨英風一身的正氣。
在他身後站著幾個年輕的,黑白醜俊什麼模樣的都有。站在古英雄左身旁是個高個子小夥,黃白臉膛,眉心豎紋中帶個紅痣,離遠一看像三隻眼似的,穿的是錦衣繡襖,乾淨利落,背後揹著一根大棍。這小夥兒是誰呀?正是本書的主人公,人送綽號恨天無把,恨地無環,三眼少俠遲宇申。
他的師傅可十分出名,他師傅正是,乃清洲八義的第七位,清洲二絕的,霸拳震九州的‘夢入三千’。因為夢七爺跟古英雄是磕頭的把兄弟,所以夢七爺把三眼少俠遲宇申交給三哥培養。
現在在鏢局裡也當了鏢師。您別看模樣普通,可詭計多端,三十六個心眼,七十二個轉軸,一眨巴眼睛就是一個壞道兒。他也練了一身橫練,善避刀槍,力量驚人。
單說上吊的這老頭,看看眼前這夥人可嚇壞了:
“你……你們是幹什麼的?”
古三爺和藹地說道:
“這位老丈不必害怕,我們方才在大道上經過,聽你哭泣,故此才將你攔住,你有什麼為難之事能否跟我們講一講?”
“哎呀,各位,跟你們說,你們能管得了嗎?”
“天下人管天下事,能管則管,不能管也不能勉強,你先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