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剛想要開口反對,這個時候下方的千葉突然開口說道,“天后言之有理,當務之急是穩定住天下局勢,不能夠讓陰陽顛倒,禍亂黎民。”
這?
面對千葉的跳反,魏明目光聚集到自己這位最信賴的神祇身上,他能夠感覺出對方話裡還有話。
果然,千葉隨後開口道,“但如今枉顧國法的不僅僅有道教諸神,還有著那位閻羅天子,陰司才是核心。”
陰司的重要性被點名之後,即使天后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因為陰司重地不像其他地方,神祇赦封不過是一念之間,陰司如果沒有相應的權柄運轉,就算是赦封了神職也難以運轉,反而會引起天下大亂。
這也是那位閻羅天子劉禪有恃無恐的地方,只不過祂在以前歷代的朝廷更換中從來沒有表現出這一點,知道如今才突然出手。
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只要閻羅天子管理的陰司系統和道家眾神捆綁在一起,就算朝廷貶謫祂們,祂們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有墜下神位的危險。
之後自然是和朝廷拼消耗,甚至是互相妥協。
“小神有一計。”
千葉沒有提出問題後就當甩手掌櫃,反而接著提出計謀。
天后目光從天子魏明身上移開,落在了千葉身上。
這位坤城城隍她前段時間就注意到了,雖然不敢確定,但是她有把握,對方可能是那位道教天尊的人。
這就有意思了,如今那位道教天尊和自己身後的無量光王佛相互牽制。
閻羅天子和張寶張梁統帥的道門粘連在一起,分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所以張寶張梁沒有投靠那位道門天尊的原因······
還有一位隱藏的大人物沒出手。
天后瞬間就明白閻羅天子明知道這件事關乎佛道之爭,關乎秦始皇迴歸,還敢摻和進來的原因。
結合閻羅天子的身份,天后腦海中已經隱隱約約有那位大人物的線索了。
閻羅天子劉禪建立後漢,傳承的是漢朝的國祚,而漢朝則是建立在秦朝之上,如果說天下誰不想要秦始皇迴歸,那麼那些得漢朝之助,成仙了道的人物首當其衝。
而漢朝雖然成仙了道的人物不少,但是能夠參與到這種棋局的人可不多。
董仲舒!
這位儒家亞聖,閻羅天子劉禪背後大機率站著這位人物。
天后智慧圓潤,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
雖然這位儒家後進之秀還當不得亞聖的稱謂,但實際上他就是。
不僅提出了天人感應思想,將最後一點人皇氣運抹殺,轉嫁成為了天子氣運,得到了諸子百家的支援。
同時他還容百家為一體,將道,儒,法,兵,陰陽這五門重要的學問融會貫通,可以說是春秋之後最大的創舉。
甚至有人斷言,就算這位董仲舒生活在春秋那個群星璀璨的時期,也不會埋沒自身,甚至有可能走出一條真正的道路。
他出生‘晚了’反而限制了他的成長,讓他錯失了最好的時機。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位大儒在實力上已經完全當得起一句亞聖的稱呼,只不過因為他走的是帝王術,所以被後世的儒家有些不齒。
思考明瞭之後,天后再看向千葉的目光變得不同起來,如今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閻羅天子劉禪出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董仲舒的影響。
那麼對方出手,就是受到道門天尊的指示,自己似乎沒有阻攔的必要。
因為維護大盛這個王朝對她來說還是成道的希望,只要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攝取到足夠的好處,作壁上觀才是最聰明的辦法。
“說。”
天后淡然地開口,魏明自然也不會阻止。
“古時陰冥也尚未有地府之稱,只不過有位先天大神,於泰山之下種桃樹一株,釐定陰陽,眾鬼死後於桃木處報到,善魂得以昇天,而惡魂被大神坐下猛虎所食。”
“如今閻羅天子攜陰司自重,擾亂天下陰陽,我等不如將計就計,順勢罷免祂的正神之位。”
這?
“玩玩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