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彼此彼此,大司農也不差啊”
“那話又說回來了,既然太尉覺得朝鮮沒什麼產出,那為何要扶持一個傀儡上位?圖什麼?”
“不知道,但總歸不是壞事,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派上用場了,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很有意思。”
“那朝鮮碰到太尉可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
“呵呵,過獎過獎”
說笑著,在場的文武們就繞到開皇殿後,找到了換了身常服的皇帝。
“諸臣工,隨我一起入徽猷殿看看我大齊新一科都有哪些賢才!”
皇帝很快調整好因為被老兄弟的死影響到的心緒。
登上了步輦,也給年老體弱的老臣們配了幾個小內侍抬轎,皇帝就帶著文武們朝著徽猷殿走去。
。。。。。。
徽猷殿。
一眾貢士們正在用盡渾身解數在書寫著策論。
賈珠也在認認真真的書寫著自己的策論。
“話說,今年出了哪四題?”
殿外,賈琿朝著身旁的禮部侍郎問道。
“回太尉,是與外交、內政、對外戰事、黃河事相關的策論。”侍郎回答道。
“黃河?”
“是,太尉也應該記得,前幾年汴梁決堤的事情吧?近些年的氣候也越發反常,以防萬一,上皇和聖上打算趁著有錢負擔得起,爭取好好治治黃河。”
“這種事不應該找工部嗎?或者朝民間徵召水利人才,讓這一群不通庶務的新科進士寫策論,這就有些”賈琿欲言又止。
“其實這道題是聖上專為一人而出的.”侍郎想了想,覺得以賈琿的地位知道這些完全沒有問題。
“您看,坐在右邊第二根柱子下頭那個穿青袍的貢士,他名叫萬承訓,祖上是前朝的治水大家萬深,聖上想試試他的成色,另外,萬一真碰上什麼無師自通的治水天才了呢”
啊,明白了。
正與侍郎竊竊私語,皇帝率先走進了殿內。
內侍們早就被吩咐仔細了,全都默不作聲,任由皇帝與文武們四處檢視著貢士們的策論。
眼尖的賈琿一眼就發現了賈珠的位置,但他不打算馬上過去。
出於對侍郎所說的萬承訓的好奇,機會打算先過去看看他的治水策論。
凌亂的腳步聲早就引起了貢士們的注意,不過他們並不敢抬頭。
畢竟,直視天顏是要殺頭的。
至少在他們進入朝堂成為大人物前是這樣的。
萬承訓也發現有人朝自己這邊走了過來,只不過他正是文思泉湧之時,別說是皇帝了,就是大齊列祖列宗齊至也甭想讓他抬頭看一眼!
周邊一黑,有好幾人圍住了他和他的案臺。
皇帝正與工部的尚書與侍郎們站在這裡,打量著他的策論,時不時捋著鬍子點點頭。
賈琿也湊了過來,朝著皇帝微微行禮,等皇帝點了點頭這才朝著萬承訓的策論上看去。
嚯,有點東西!
感謝五棵松中心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