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鑿壁窺光 > 第80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簡史之一!

第80章 西方思想及宗教簡史之一!

《塵埃掠影》章節:中華文明對西方思想及宗教的影響

我們認為思想和宗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基礎,思想和宗教決定了人類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我們有必然搞清楚人類的思想及宗教的形成和發展。

人類不論生活在遠古還是今天都不是一件非常輕鬆和快樂的事情,人類都要面對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榮辱得失,困苦災禍等困難和痛苦。為了解決這些始終伴隨人生的問題和困惑,在思想上人類必須對這些問題和困惑進行非常合理的解釋,使人類能夠輕鬆接受和麵對現狀,同時尋找方法和手段克服這些人生困難和痛苦。這就是人類思想產生的初衷,已經思想發展的原始動力。

在沒有文字和文字記載的年代,人類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成果,只能透過口口相傳,為了增加人類記憶,古人發明了很多遊戲和儀式幫助人們理解和記憶這些高深感悟和思想。隨著思想的發展,當人類開始認識到世間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規律,如日月星辰的週而復始的變化及運動規律,生命生老病死規律等迴圈律和因果律之後,人類開始認識都世間萬事萬物都被一種無形力量和智慧操控著,他們認為這種力量和智慧綜合體就是靈魂,好的靈魂被稱呼神、仙和精靈,不好的靈魂被稱為鬼、妖和魔。最終古人認為萬物都有靈魂,生老病死,愛恨情仇,榮辱得失,困苦災禍等善惡之事都由專業的靈魂即專業大神主管,這些大神包括生育神、瘟神、死神、財神、戰神、農神、火神等,這些大神決定了人類的命運、吉凶福禍。人類只有敬重、善待和討好這些大神,人類才能無災無難,收穫善果,生活愉快平安。有了這些思想認識,人類最早的宗教產生了。

根據歷史考證,我們認為人類最早的宗教是薩滿教,薩滿教承認萬物有靈,無事都是靈魂所為,要得到善報,必須對相應的操控神進行禱告和獻祭,而人與神靈溝通的橋樑媒介就是薩滿,薩滿是最早的神職人員,他們負責傳教和講解教義,同時他們是神靈的代言人。

考古證據顯示,在距今3.5萬年之前即冰川融合,海平面迅速上漲,人類進行全球大遷徙之前,人類已經創造了非常完備的薩滿教教義和儀式。當代宗教文化調研結果顯示,遷徙到美洲的古人、被海水隔離在澳大利亞的古人、遷徙並定居在西伯利亞和北極圈地區的古人,他們具有幾乎相同而完整的薩滿教教義和儀式,同時他們將這些距今3.5萬年前的薩滿教教義和儀式代代相傳,流行至今。在那個時代,在西亞、南亞、中東、歐洲和非洲等地區,有人類生活的地方,他們要麼信仰薩滿教,要麼仍然處於思想矇昧和黑暗時代,不信薩滿教的人只能昏昏噩噩、麻木不仁地地活著。

薩滿教在東南亞、中國南部及西南等地區,由於社會發展的需要,薩滿教獲得新的發展,在該地區薩滿教變得越來越實用,薩滿的職責主要幫助信眾求籤解掛、諮詢吉凶、消災解難,這種宗教儀式被稱為gim\jim\zen,漢語中的“貞zen”多次出現在甲骨文的卜文,貞的意思就是占卜,說明在商代之前中國地區已經流行這種薩滿教即貞教。貞教還有另外一個功能是幫助信眾主持婚喪等重大事件宗教祈福活動。改良的薩滿教即貞教認為死是新生的開始,因此,東南亞和南中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傣族和古越族,稱呼胎兒叫tai/dai即胎,稱呼死亡也叫tai/dai即殆,胎是真實生命的起源;人死後,按照薩滿教的葬法將其屍體擺佈成胎兒形態即亡靈的胎,如此操作死人才能獲得新生和復活。泰族、傣族用胎做族名,是因為他們深受薩滿教的影響,他們認為生胎和亡胎都是生命起源,都是吉利的事物,同時也暗示著他們民族是世界各民族的源頭!

當然,人類對人生和靈魂的思考從來沒有停止過,新問題、新思考、新感悟、新思想促使新宗教的產生和發展。

考古和文化調研的成果顯示,在距今2.5萬年左右,由於地球環境的資源變得越來越適合人類的生產和發展,人類社會開始在東南亞和中國南部地區形成規模,隨著社會規模的擴大,需要養活的統治者、貴族、神職人員、社會管理者、知識分子等社會精英階層越來越多。由於社會供給需求的增加,導致勞動力不足,因此社會精英開始鼓吹生育,發展人口,在神職人員和知識分子的策動下,在當時的東南亞地區產生溼婆教,溼婆也叫錫伯,錫即溼指男性生殖器,伯即婆指長者和尊者。

溼婆教認為男根是喜善之源,鼓舞男人多幹好事,幹好事可以消災解難;女人要多生育孩子,這樣可以增福增壽。隨後溼婆教發展南亞次大陸,最終溼婆教融入印度教。

目前柬埔寨吳哥、印度、尼泊爾等神廟中仍然保留著溼婆教生殖崇拜的雕塑和圖畫。隨著人口的遷徙,溼婆教也曾經發展都西伯利亞地區,也許錫伯、西伯等稱號就是溼婆教的文化遺存。但是西伯利亞和北極圈地區屬於自古屬於苦寒之地,生活環境惡劣,生活資源匱乏,如果按照溼婆教那套搞法,肯定有很多人凍死餓死。加上先遷徙到該地區的人類都信仰薩滿教,該地區薩滿教已經根深蒂固,因此溼婆教在此地沒有能大行其道,但是西伯利亞、錫伯族等名聲和族群保留下來了。

在距今1.5萬年之前,東南亞地區人口達到了高度飽和,同時人口大規模遷徙的活動已經停止,當地人口沒有新消化途徑,因此人口增加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社會混亂、犯罪率猛增、食物短缺、環境惡化等問題使社會統治階層坐立不安,形勢迫使社會精英層策動新的宗教和社會規則。因此以禁慾、苦行和清修為主要教義的耆那教應運而生,同時社會上開始流行生殖閹割、割禮等宗教儀式,活人獻祭、殉葬、閹人和人妖等宗教儀式和社會現象也流行起來。宗教從來不講人道,宗教是神道,是社會頂層控制和奴役人民的工具。

嚴格地控制人口就是反人類,必然造成人類新的苦難,為了解決這些新問題,耆那教逐步發展為佛教,佛教的基本教義是相信靈魂有輪迴、地獄及天堂等歸屬,人生的痛苦和災難來源人對愛恨情仇的反映,以及各種慾望和追求,人要擺脫痛苦和災難,消除這些痛苦和災難根源,否則人死後靈魂將進入輪迴、地獄,繼續人生煎熬和痛苦;只有徹底消除造成人生痛苦和災難的根源即愛慾追求,人的靈魂才能昇華為佛即覺悟者,進入永生天堂即極樂世界。

佛教在耆那教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佛教的教義與耆那教的教義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佛教將禁慾、苦行和清修描述成修行者的必修課和自願行為,無需任何外力干涉。同時佛教設立固定佛堂和寺廟,供修行者出家修行,同時,鼓動信眾施捨食物和生活用品供養出家修行者,出家修行也是一種苦行,苦行內容包含絕食和節食,這樣出家人不需要消耗太多糧食。同時,出家人修行成佛的標誌是涅槃,涅槃就是修行者在冥想中,進入無慾無求,通達無礙的狀態,最後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即離世成佛。很多高僧都能在很多短的時間內完成涅槃即離世成佛,人死後就不用再消耗任何世間物資了。佛教認為每個修行者都可以獲得涅槃,這對統治階層減少人口是一種很大的幫助。

因此,在人口氾濫、社會混亂、物資短缺、生存困難的地方,佛教都能大行其道,在不同年代裡,佛教曾經在東南亞、南亞、東亞、中亞、中東和歐洲等地區獲得過蓬勃發展。

佛教經歷了1萬多年發展,最終發展成我們今天看到佛教,但是現在的佛教與原始佛教已經相去甚遠,東南亞、南亞次大陸南部、東亞地區都有佛教,但是這些佛教的教義和儀式都很不一樣,東南亞、南亞次大陸南部可以歸屬一類,這裡佛教可以成為本土佛教或者原始佛教,當代學者稱東南亞的佛教為南傳佛教。

中國及東亞地區的佛教當今學者稱之為北傳佛教,北傳佛教的源頭在西域及南亞次大陸北部,現在學者稱這個佛教流派為大乘佛教,但是由於印度教、拜火教和伊斯蘭教等宗教的興起,佛教在南亞次大陸北部地區(即當今學者認定的佛教發祥地)、中東、中亞和西域等地區消失了。

自古以來,在中國地區一直存在南傳佛教即東南亞佛教與北傳佛教即西域佛教交匯和衝突,從而導致佛教思想和教義混亂,導致佛教教派的爭鬥和組織渙散,為了拯救中國地區的佛教,在唐朝唐三藏大即唐僧大和尚從長安西行到印度求取真經。

根據歷史記載,唐僧大和尚在印度北部即佛祖誕生並沒找到自己想要的真經,最終唐僧大和尚當地高僧的指引下在南亞次大陸東南部渡海,在錫蘭獅城找到了佛教真經。目前一部分學者認為錫蘭就是斯里蘭卡,唐僧大和尚在斯里蘭卡首都佛寺中獲得了真經。但是一部分學者認為獅城是現在新加坡或者泰國曼谷,因為這些地方從南亞次大陸南部渡海也能方便到達,同時在古代新加坡、泰國曼谷都有很多獅子,都曾經被稱為獅城,古時東南亞很多方國都自稱錫蘭,“錫”代表溼婆神(東南亞最古老宗教之一),“蘭”是家、家園和國家的意思,現在很多中東、西亞和歐洲地名的字尾也叫land,伊朗yiland,波蘭boland、荷蘭and等,這些地名和國名都深受東南亞遠古文化的影響。

唐三藏取得真經回國時,帶回了一個暹羅國王子,這個王子是學者,他精通佛經和佛法,他跟隨唐三藏的目的是幫助唐三藏翻譯真經經文,這故事更能說明,唐三藏是在東南亞,甚至在泰國的某個佛寺裡取得真經,同時認識了這位道行高深的暹羅國王子。

現在流行的關於佛教發祥地和歷史的說法是西方學者根據他們的需要編造的,我們沒有必要信以為真。當今研究和考古證據表明,薩滿教、溼婆教、耆那教、佛教等古老宗教產生和形成於近期冰河期中後期的東南亞、中國南部及西南部地區,它們隨著人類大遷徙而傳播到世界各地。

最新小說: 聖鬥士同人之白銀傳說 捉鬼紅包群 最終深淵 守護鬼傳奇 劍靈之洪門傳人 我的舢舨能升級 無敵的日常 泛銀河戰紀 女神掠奪系 酒鬼變形記 阿鼻地獄之心靈之旅 征服歲月 球星之路 幻想鄉住人物語 英雄無敵之血尊 變身曲之都市紅顏笑 幽冥陽差之鬼精靈傳 火影之夢幻泡影 浮世語 穿越之我是土地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