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動無痕默默聲,抬頭看,淚已成。九年幼童內侍稱,何時能相逢?
紅唇粉黛美人行?恨當時,亂世鳴。千里尋音家未寧,皆是故人情。
《武義贈初一·宮內行》
......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示意大家開始。
房玄齡看了看,率先發聲,“限制佛道不超過萬人的政策要先發下去,得讓他們看到我們的絕心,其餘佛道修士,限定三年之內離開大唐,或者還俗。”
溫彥博:“如果他們不同意呢?”
魏徵:“不給他們選擇的機會,不同意又能怎麼樣?方法給他們想好了,他們不去做說明什麼?”
武義:“那普度眾生就是個笑話。”
杜如晦:“效果有多大?”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分大唐境內和境外。
魏徵:“外面可以不用管,對內是有大好處的,佛道都不會做大,也就不會出現尾大甩不掉的事情。而且這些人都要得到朝廷的冊封才算數,只要在大唐境內的宗教都要遵守,膽敢有反對的,全部驅逐。”
房玄齡點點頭:“境外的也不能放任不管,既然做了,就要利益最大化。”
杜如晦:“現在不急,等我們滅了突厥,恢復幾年再說。”
武義發現他們說的都很好,比自己這個現代人都強,不能丟了四有青年的臉,“先讓他們出去,我們緩過來之後,看誰不順眼,就利用佛道修士被欺負為由,揍他們,幾次之後就好了,這樣有利於佛道的傳播,讓他們傳個十年二十年的,然後我們再去摘果子,當然,儒學和通商也要滲透進去,尤其是底層牧民奴隸,到時我們把貴族一網打盡,全部弄到大唐,這樣地方治理就方便多了。”
溫彥博聽的直皺眉,這些人都是儒生嗎?一個比一個狠,尤其是看到武義之後,這麼小就這麼不要臉,長大還得了。
不止是他這麼想,包括其餘三位宰相。
杜如晦:“一二十年能有效果嗎?”
武義:“正常效果不大,但我們可以加速這個過程,比如商隊,只要碰到佛道修士,對於他們的請求,儘可量的滿足,也可以讓他們跟著商隊,這樣就不那麼苦了,還有儒學,把啟蒙讀物,還有儒學經典都要傳過去,讓他們學,最好跟我們走到一條路上,那樣拿下就更簡單了。但是有個前提,百工一樣都不許傳,所有工匠都不能過去。”
武義說的口乾舌燥,挪到姐姐旁邊,混口茶水。
李秀寧笑著點點頭小聲說到:“說的不錯,就是有點多,先聽聽各位宰相怎麼說。”
溫彥博:“為什麼要傳儒學,這才是我們的根本,也是領先他們的基礎,如果他們都學會,只會變得更強。”
杜如晦:“不,是變得更弱,他們的強,在於野蠻,我們要給他們套上枷鎖。”
溫彥博:“什麼意思?難道我們有枷鎖?我們是更文明,他們是落後。”
魏徵:“我們更文明這不假,但我們確實有枷鎖,文明的枷鎖。”
李世民始終沒說話,一直認真的聽著,因為很多東西他都沒想到,兼聽則明是有道理的,一個人即使再強大,也會有疏漏。
“武義,你怎麼不說了?”
“回陛下,我學習下,各位宰相說的有道理。”
武義不是不想說,他還有,可是姐姐的話提醒了他,做人還是低調點好,尤其是這些陰損的事情。
溫彥博:“那為何百工和工匠要限制?他們能有多大作用?”
這個必須限制,傳播文化,這是大國都在做的事情,但是技術,握的比誰都嚴實。
武義剛想說,杜如晦先來了,“如果他們有我們的裝備會怎麼樣?我們優勢最大的就是裝備,這要是送人,將來會死多少人?當然,不重要的可以傳一些,比如石磨、釀酒。”
說的漂亮,石磨和釀酒都是消耗糧食的東西,他們產糧本就不多,這樣一來更是雪上加霜。
李秀寧:“現在關鍵是拿下突厥,三年之內,時間並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