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笑道:“太好了,這麼多竹簡,夠我研究的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華池夫人縮回辟邪珠裡:“我要睡覺了,沒事別來煩我。”
老頭也想溜,可是織女豈容他如願,最後他哭喪著臉,指點了離這兒最近的愛基摩爾人村莊。
織女此行的收穫自然是滿滿的,她做夢想不到還會遇到因紐特人,那古因紐特語消亡之謎解開就不遠了。
到了共和四年三月八日,慕容汐傳來了懷孕的喜訊。
其餘三女都是既驚又喜,如果自己加把勁,說不定也能成功。
可是陸辰實在太忙了,因此難得有同房的機會,是以一到他休息的時候,幾女都想方設法要給自己尋找機會了。
陸辰的日子痛並快樂著,他突然發覺這活很考驗他的老腰。
國旗定下來後,陸辰又宣佈要改組內閣部門,實行機構精簡,同時提高辦公效率。
最後拍板定下國務院的機構定為六個部,即司法部、政務部、財務部、民務部、軍務部、內務部。
司法部是公檢法,是維持日常秩序的統治機器。
政務部負責所有行事事務,包括各種決策與紅標頭檔案的下發,必須要做到上令下達。
原先的驛站如今全部改成招待所了,規格也上了層次,招待所所長也是最低十八級的行政幹部了。
而原先的貴族制度當然也被陸辰廢除了,他宣佈貴族是封建社會的糟粕,必須廢除,這個倡議當然得到最底層百姓的支援。
而所有百姓分成公民與居民及罪犯三類:
公民有選舉及被選舉權,如果觸犯刑法被判刑期間剝奪選舉與被選舉權。
居民有居住權及投票權,沒有被選舉權,如果觸犯刑法,將被驅逐境外。
罪犯是觸犯刑法的公民或居民,服刑期間剝奪其選舉與被選舉權。
原本的貴族廢除後,只有皇室世襲貴族稱號不變。
親王的兒子稱世子,世子的兒子稱公子,公子的兒子稱男子,而且親王不能世襲。
因此只有初代王子才能稱親王,這樣不會增迦納稅人負擔。
而行政幹部的劃分:元首與總統是特級,總理與六部長官是一級。
兩院議長與國務委員是二級,部(局)級長官是三級。
省長是四級,省議長是五級,省局級幹部六級,省廳級幹部七級
市長是八級,市議長是九級,市廳(局)級幹部直級,市科級幹部十一級。
縣長是十二級,縣議長是十三級,縣所(局)長、行長、主任十四級)。
縣科級十五級,幹事十六級,科員十七級,基層辦事員十八級。
而醫生、律師、會計師、工程師、教授享受行政十七級待遇。
護士、助理、技術員、老師享受行政十八級待遇。
這個決議經《共和國日報》一頒佈,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
尤其是最底層百姓都歡呼雀躍,取消了對賤民的歧視與限制,其同樣能夠翻身作主人。
最失望的當然是豪門世家與社會精英份子,有人為了表達不滿在小報上進行公開的詆譭。
陸辰是從前世過來的人同樣不簡單,豈容壞人暗戳戳在背底裡搞小動作,於是又迅速推出身份證制度。
發表文章領取稿酬必須進行身份登記,同時對稿酬也進行徵稅,違者課以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