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宮霓羽笙歌舞,粉黛三千寵一專。
麗質天生難自棄,君王席上宴華年。
按理這句唱罷便有一大段唱腔,以抒發自己情感的,其實解釋貴妃為何到了百花園。
可是想不到突然出現了一個女旦唸白,便是開首那首七絕。
隨即眾人看見百官在歡宴的場景,這個場景出現得十分 詭異,包括陸辰知道一定是那唐明皇的鬼魂在搗鬼。
那盛大的場景,看得所有人瞠目結舌。
雖然如今的南京故宮已修復得無比巍麗壯觀,可是與盛世大唐相比,竟然十分之一也不及。
要知道唐朝的首都曾經有過搬遷,在武則天當政時曾經遷都洛陽。
陸辰還知道,前世一部極有名的關於狄仁傑系列的電影,曾經將咸陽的景象錯用到了電影海報上。
長安城的富庶是如今的人們無法想像的,當時有無數昭武九姓的子弟全部在長安進行借貸。
那是一個商業極度發達的時代,因此拆借極度發達,而放貸是西域商人在長安立身的根本。
所以發生了安史之亂後,郭子儀採取的手段是向萬國借兵,所謂的萬國即西域各國還有回紇及突厥等各民族。
王維曾經與杜甫等人唱和過上司賈至的一首詩,而杜甫的寒酸也因此唱和詩被人提及。
只因他用了燕雀高三字,有人便嘲笑他不發跡,罵他寒酸,誠可笑至極。
現錄王維 〔唐代〕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原詩)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頷聯,九天閶闔對萬國衣冠。
閶闔(入聲)即天門,實際指代宮庭九門,這是用來奉承的話,將李亨比成玉帝。
萬國衣冠就是指四方藩國及所有胡夷部族,用衣冠來代表部族是極高明的修辭手法。
而此詩中的五色詔是專指詔書,這裡不能為粘和用三色詔,否則有殺頭之罪。
這就涉及到七絕與七律裡三連問題,尾部可以三連仄,但忌三連平。
這個時候郭子儀已經率部平安安史之亂,所以後來以發生了極著名的《打金枝》。
廣德元年(763年),吐蕃攻佔長安,李豫出逃陝州。
隨後便起用名將郭子儀擊破吐蕃,又平定僕固懷恩之亂。
史稱唐代宗李豫為人仁孝溫恭,是一代有為之君。在位時期,定計誅殺權宦李輔國、魚朝恩及宰相元載,流放宦官程元振。
他將女兒昇平公主許配汾陽王郭子儀六子郭曖為妻,時值汾陽王花甲壽辰,昇平公主不往,郭曖怒打公主。
郭子儀綁子上殿請罪,唐皇明事理顧大局,不僅沒治罪反加封郭曖。
但所有的一切全離不開安史之亂的主角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若沒有這兩個始作俑者,唐朝不可能由盛轉衰。
楊貴妃在歷史上留下的好多傳說,其實並不美好,比如陷害貶逐李白。
李白之死也與此有關,他出生於西域的碎葉城,也是商人世家,所以無法參加科舉。
但是除了科舉一途,還有舉薦之說,必須有貴人賞識。
大唐時期文化氛圍極濃,尤其是達官貴人們喜歡開類似今天的沙龍聚會,全部由名士參加。
名士們在聚會時會念當世的詩人所作的新詩,因此好多詩人投靠為幕僚,就是希望能找到一條出路。
而賀知章就在玉真公主的宴會上朗讀及舉薦李白的詩,於此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賞識。
在她出面斡旋下,將李白舉薦給大內,於此李白名聲大噪。
但是李白此人壞事也壞在不拘小節上,他若喝醉了酒,便是天下老子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