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皇室公主的輩分也以第三字沁來排行,長公主名叫陸安沁,二公主就叫陸芳沁,三公主就叫陸純沁。
現在三個公主全部來祝賀陸幼仁登基了,畢竟她們與慕容千里關係極好,小時也全部由她撫養長大的。
三個駙馬校尉也全部在大殿上,一起來朝賀新皇登基。
所以三個公主便聚在坤秀宮裡,各自安排著事務。
太后暫時還住在坤秀宮,畢竟陸幼仁還沒有婚娶呢。
但是納妾的議題,也是今天要討論的。
其實這個議題早就有定論了,只不過再過一場,形成登記在案的事實。
而皇榜從昨天發出後,已經有無數人找來了許多蛇精臉少女,正等待皇上召見。
三位公主自然獨立居住於三個小院內,雖然她們彼此好像很融洽,可是實際上話不投機半句多。
陸芳沁今年是十七歲了,嫁的是現今太師吳作棟的孫子吳欣華,也是吳滿天的五公子。
陸純沁嫁的是掌翰林院使汪少軍的小兒子汪佳申,原來汪老頭是會稽巡撫,因此汪家在江南也頗有權勢的。
只是如今遷任為掌翰林院使了,看似明降實則是暗升了,因為權力圈不一樣。
巡撫與總督雖然同為一品,可是畢竟屬於地方大員,在朝庭中沒有地位可言。
因此他們想接近核心權力塊壘,必須得削尖腦袋往朝庭裡安插眼線,比如御史們。
但是御史能否聽從他們擺佈,得看給的好處夠不夠。
什麼樣的好處能辦到什麼程度,都有行規的。
比如地方大員與御史們暗中是否結為朋黨是極重要的,這也是朝庭敢忌憚的,結黨營私向來是任何時代都要杜絕的。
其次是給的好處,按照每年的年禮來算的。
一萬兩以上,保準風吹草動都可透露,有時詳盡到連御史與皇上說過哪些話都知道。
五千以上基本能夠知道朝庭動向,比如朝中大員的升貶、處罰與去留的調動。
至於三千以上能知道朝中是否有人彈劾過自己,是哪些人在針對自己,都一清二楚。
一千兩左右,則只知朝庭是否不利於自己,需要自己作哪些準備,至於訊息來源準不準不能保證的。
而掌翰林院使這個官職看似不大,實則權重。
它只有從五品,可是每次朝會都必須有他例席。
原因無非以下,首先這個官職不是獨立的,它是個榮譽銜,經常由禮部尚書兼任的。
六部尚書如果沒有加銜其實僅三品,並不高的,僅夠參加朝會的資格。
但是一旦加銜,立馬變成從二品了,如果還是內閣大學士,那有可能是正二品,甚至是一品。
紅樓帝國如今經過動盪後,對於官制也進行了改革。
原先它是丞相制與內閣學士並行的,丞相就是首輔,而中書省、門下省及尚書省的長官兼任著內閣的學士。
若是在往年,兼任當然沒有問題,頂多是加一份俸銀罷了。
可是如今萬事草創,結果經費出現了問題,因此精簡成當務之急。
所以紅樓帝國如今取消了三省制度,這樣裁減下來的開銷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