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莫斯注視著懸浮在自己面前的眾多螢幕。
淡淡的輝光映照在他的金屬臉龐上。
現如今的巴特莫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部分身體器官都已經用機械替代,看上去十分臃腫。
為了加強自己的運算能力,他利用神經接駁技術植入了八個塑造成人類頭顱的運算矩陣。
要是把他傳送到人類的原始時代,一定會被當成擁有九個腦袋的金屬怪物。
數對電子義眼正快速掃描那些螢幕上流過的資訊。
高算力的輔助腦將讀取到的資訊分流,整理。
在主腦的協助下,構建出關於粒子開採巨構機的執行模型。
粒子開採巨構機的規模和設計遠超凡人的想象。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設計已經不是凡人的領域。
它屬於神明。
在宇宙漫長的時光中,一切的演化都取決於恆星。
超過三分之二的物質都是依靠恆星聚變裂解形成的。
就拿黃金來說。
作為最穩定的自然元素之一。
一個星球所擁有的黃金,來之不易。
它需要恆星膨脹又收縮,坍塌又炸開。
經過漫長的歲月後,這些元素再度被聚集,捏合在一起成為行星。
從恆星中開採人類需要的元素,這個過程相當於篡奪造物主的權柄。
粒子開採巨構機的圓錐狀大嘴會產生強大的萬有引力,吸引恆星的物質。
這就是為什麼啟動後,會產生連線兩者的火龍捲。
火龍捲的一端被吸入圓錐狀巨構後,那足以將世間萬物化為灰燼的高溫輻射被吸收,成為驅動這個裝置的能源。
一旦正式開始開採恆星的資源,粒子開採巨構就會利用吸收的能量來維持採礦和轉化元素的支出,不需要在額外供能。
溫度下降後,那些被吸收的物質就會進行二次轉化,三次轉化,從而得到人類需要的資源。
站在控制室的眾人,感覺到了腳下傳來的一陣陣搏動。
好似有無數巨獸在下面奔跑那樣。
那些由人類聯盟時期的天才設計,又經過巴特莫斯等人之手修復的機械正在執行著。
在圓球狀的巨構體內,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機器。
密密麻麻的管道被鋪設在牆壁內和地板上。
高聳的裝置連綿成行,那些面板在跳動著。
宛若山嶽那般的活塞來回往復,閃爍的電火花在維持能量湧動的管道中樞裝置中穿梭跳躍。
高聳,佔地面積直徑達到數百米的反應柱噼啪作響,形成能瞬間將原子壓成薄薄一片的重力場。
捲曲纏繞的具象化電荷光球被啟動鋸齒過濾後進入光滑的圓艙內,猶如有生命那樣扭動著。
整個控制室都陷入了沉默。
唯有機械的聲音在空氣中迴響。
人們在心中向神聖皇帝祈禱,祈禱這一次試驗的成功。
他們在等待著度過了六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