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主要是論述一些歷史,摻雜了一些作者結合資料歸納出的個人觀點和私貨,以及解釋了一下前文的伏筆。讀者老爺們還請見諒,如果只關注劇情走勢,可以直接看下一章。)
……
……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佛偈聲音起。
在蘇橙踏入心塵之後,這蒼老的聲音便緩慢響了起來。
這聲音帶有幾分溫和,彷彿是長輩的叮囑。
他先是一愣,隨即,陡然意識到了這聲音的來源。
禪宗六祖,神秀!
是的。
這著名的佛偈,毫無疑問便是與前世蘇橙所熟知的“六祖惠能”的那註明的四句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相對的四句!
在蘇橙瞭解到的傳說中,禪宗五祖弘忍想要傳法,神秀先寫出了“身是菩提樹”這四句。
隨即當時的雜役僧惠能聽聞這四句,便說出了“菩提本無樹”這四句。
弘忍仔細斟酌良久,最終覺得惠能的佛性要更高深一些。因此將祖位傳給了惠能,也即是六祖惠能!
這裡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趣聞,就是,在弘忍決定傳位之時,他便像“菩提祖師傳法孫悟空”一樣,打了惠能三下,實際上是暗喻讓惠能三更去尋他。
當晚,在弘忍將六祖之位傳給惠能之後,便讓惠能趕緊回鄉,以免遭到嫉妒。
而第二天神秀果然令人去追,但卻未能追到。
但是,在蘇橙看來,這段歷史也僅僅只是趣聞了。
實際上他所經歷的這個世界的歷史,卻是完全不同。
在這個世界,少林寺所認同的禪宗六祖,並非是惠能,而是神秀!
關於這一點,蘇橙在四年前那一日,引用惠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四句的時候,便已經有所察覺了。
那時候慧塵大師並沒有聽說過這四句佛偈,因此,他便知道很可能這個世界的似乎有些隱秘。
在之後,蘇橙更是從佛經之中瞭解到了。
這個世界的惠能,的確也是一位佛法高深的禪僧。
並且,也的確有人認為他是禪宗的第六祖。
但是在少林寺,卻始終記載著,禪宗六祖並非是惠能,而是神秀!
至於這到底是為什麼……
後來,蘇橙結合今生的對少林寺的瞭解,以及前世的記憶,得出了一個結論。
很可能,禪宗六祖本來就是有兩位的。
在前世,禪宗自從神秀和惠能之爭後,便分為了“北宗禪”和“南宗禪”。
其中,南宗禪的創立者是惠能。
而北宗禪的創立者,便是神秀!
雖然在前世,主流的說法都是人為惠能是禪宗六祖。
但是,在原來的歷史上,很多研究者也根據文獻資料、歷史記載推測出了,很可能神秀和惠能之爭這段歷史,本來就是不真實的。
這一點,蘇橙也認同。
這段故事出自《六祖壇經》,而六祖壇經很可能是惠能大師弟子的一家之言。
六祖壇經中還刻意的把神秀描繪成一個心思很重,執著心很強的人,甚至連他“糾結執著,坐立不安,心思深沉”的內心想法都明確記述了出來。
實在是有點過於抹黑了。
相比之下,諸如《唐中嶽沙門釋法如禪師行狀》石碑等文獻也有記載,神秀才是弘忍正統的承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