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執行者,按照自己的意願前進,以自己意願的時間為準,將自我想法化為真實,以自我的時間證明一切。
時間是相對的,不僅受到自我感覺的影響,也會受到我們自己的身軀影響,我們的身軀當中發生各種細胞分裂,意味著時間的過去,時刻將這種感覺資訊傳遞出來讓自我感覺到,還有,我們自身的思維變化也證明著時間的流逝。但是,當我們集中做一件事情,思維遵循著某個方向的時候,時間就會跟隨自己的感覺流逝,也即是自我感覺時間是這樣的,時間才是這樣的。
自我執行者就是用這樣的一種辦法加強自我存在感,牢牢的加深自我思維的時間觀念,並且擯棄其他的非自我時間思維擾亂。
從陸樸3階晉升成功,事情就變得簡單了,也代表認知文明的轉折到了。
眾多2階由機會藉由一定的訓練連線上神體,進入3階。
……
浩瀚太陽系,從外面來看,在太陽這個恆星外是一個比太陽直徑大十倍的黑色超大圓球。
黑色大圓球並不發光,是認知文明的烈日城。
龐大的太昊境合攏形成戴森球,這個黑色大圓球就是以戴森球為基礎建設起來的,在這個球體環繞軌道上漂浮著一個個層層疊疊夾層。
認知文明對於自身生存環境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形成一個超大型的生物圈。
層層疊疊的夾層環繞著烈日城,每一層夾層都是高九千米的空間,寬有三千公里,總共有15個夾層分佈,構成了這個超大型生物圈。
在這每一個夾層其中都有認知文明製造出來的引力支撐,夾層空間中有大地和天空,天空上有光源螢幕,其中有人造光源,甚至模擬出日月星辰,甚至嚴格按照地球時間變化。
在光源螢幕前是法力層,牢牢保護光源螢幕,法力層的能量呈幾何狀態增加,構成層層疊疊的結構。
夾層空間如果是在一些仙道世界,就是一個世界空間,上方是所謂的“罡氣層”,阻止空間內生物的靠近。
十五個夾層空間都是類似的結構。
這一構想中一部分是來自於林晨的想法建議,他曾經在皓天世界建立過迷霧夾層空間,環繞著進化島。
不過認知文明將之更系統的建設出來,更豐富。
十五個夾層就是十五個生物圈,被稱之為界,在夾層光源螢幕的頂層是巨大的漩渦,連通上一個夾層,透過這個夾層可以進入到上一層,等於是形成了次第上升的空間世界。
這個超大型的生物圈初步形成了一個大型世界的雛形。
進一步的工程還在建設中。
在這十五個夾層中,被放置了許多種的生物,在其中繁衍生息。
在當初矽基文明與人類文明大戰的時候,認知文明從地球上帶走了許多種生物,放到了這個超大型生物圈中。
一個原因是作為生存環境,另外一個原因是作為認知文明的研究場所。
根據林晨的建議,這些不同的夾層界,製造成了可控的環境,在這裡生物的修行以一種可控的秩序進行,按部就班。
不過還只是個雛形,還需要文明的進一步建設。
認知文明在前進和建設的同時,還在與太陽系元靈聯合軍團作戰,不過因為有了更多的3階,認知文明已經站在了不敗之地。
太陽曆32年,程進加裝了神體之後,主動走出了認知文明的大本營,前往各個星球拜訪3階神明和元靈。
除了程進之外,林晨,沈競成,沈彩蝶,陸樸四名3階都是留守烈日城,主持各項工作。
程進的第一站是金星,因為離得認知文明最近,也最具有威脅。金星上的比利斯隨時可以脫離星球作戰,會對認知文明造成一定的破壞。
如果是在以前,這種破壞還會更大,現在文明中有好幾名3階留守,也不懼比利斯這個3階,但能避免損失就避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