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慶裔越想,越覺得自己的判斷沒錯。
他理了理思路,把自己的想法向完顏宗翰與完顏宗望說了一遍。
宗望與宗翰聽完之後,也覺得高慶裔的想法很有靠譜。
以第一次議和時,他們對趙桓的瞭解,趙桓絕對是個膽小怕事之人,此次沒道理不按照自己的要求,親來大營議和。
除非他是真的來不了。
這便與高慶裔的想法吻合起來。
高慶裔原想把張邦昌叫過來盤問一番,印證自己的想法,可是思忖了一回,還是作罷。因為自從他在科場上三番四次的失利,早就這些朝堂裡的相公們失望透頂,根本不相信他們嘴裡還有真話。
完顏宗望二人更是如此,他們認為宋人一向狡詐,骨子裡就存在著對宋人的不信任。
最重要的是,金人在汴京城中也有眼線,高慶裔確信,三五日內便會有確切的訊息傳來。
高慶裔腦子裡迅速盤算起來,如何從這件事中,讓金人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真是這樣,慶裔以為,大帥不能放那個晉王回去,暫時也不要和他談…”
“這樣做是何道理?”
完成宗翰有些不解。
此次南征,耗費了無數的錢糧,又折損了許多兒郎,無非就是為了宋人的金銀土地。若是不談,又怎麼向宋人勒索金銀女人和土地?
“此次南伐,全因我大皇帝承天之運,兩位大帥用兵如神,還有三軍兒郎齊心用命,才得以將趙宋的整個朝廷圍在汴京……”
“漢人有一句話,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雖然宋人的氣數將盡,但在南朝百姓的心裡,還是奉趙家為正統。如今我大金與宋人的仇怨算是結下了,就算議和成功,宋人心裡也絕不甘心。假以時日,若是趙家出了位英明的主子,定然會對我大金不利。我大金雖有上天護佑,到時候卻也免不了再費一番周折……”
“慶裔以為,這絕非兩位大帥之所願見……”
完顏宗望與宗翰對視了一眼,同時點點頭,表示認同高慶裔的觀點。
他們也曾讀過史書,知道朝代興衰有時。別看宋國如今式微,處在下風,畢竟立國一百六十餘年的底蘊尚在,若是讓它緩過氣來,將來未此沒有翻身的機會,到那時候,倒黴的或許就是大金了。
“以先生之見?”
“慶裔以為,此番談判,索要金銀土地倒是次要,務必將趙宋的整個根基連根拔起,不給他們留下一點機會,這樣才能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那要如何做?難不成直接攻城,將宋人官家朝廷殺的一個不留?”
完顏宗翰有些好奇。
“這樣做也不是不可,只是代價太大。汴京內城牆高城堅,即便攻下來,只怕傷亡不會小。我大金兒郎的命貴如金,怎值得讓宋人那些賤民拿命來換?”
“先生有何高見?”
“慶裔這裡倒有個法子,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將趙家的江山整個掀起,牢牢握在我大金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