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葉星,晨兒已經死了,我們要以大局為重,我剛剛得到上面的訊息。
王家家主把寶物,藏在這個廢物王無塵的身上,這個廢物也許掌控了寶物的使用之法”。
“家主,是什麼寶物,需要付出那麼大的代價來爭奪”。
“葉星,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寶物,上面只是透露了一點資訊,聖界上面交代的事情,必須辦好”。
“聖界,這是什麼地方,我們只知道修真界,上面的空間是仙界”。
“是啊!聖界是什麼,難道比仙界還要高的空間”。
這時,眾長老議論紛紛,安靜的大聽,忽然顯得嘈雜聲四起。
“安靜!安靜,這些未知的東西,還是少討論,少去猜測,免得以後沾上因果,到時候你們承受不起”。
“家主,因果又是什麼”。
“是啊!家主”。
“好!今天就跟大家講解一下因果關係。
‘因果’其實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說存在又存在,說不存在也不存在。
一切法皆是依因果之理而生成或滅壞。
因是能生,果是所生。而且,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由因生果,因果歷然。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關係。
如外界大千世界與眾生主體內心產生為因緣,由眾生之無明生起我見。
我見緣外界之客體,客體喚起眾生之貪慾,貪慾引起惡行,惡行招引再生及痛苦,痛苦又加重無明。
彼此既是因,又是果。互為因果”
眾長老聽的是一愣一愣的,越聽越糊塗。
可是這個家主好像找到了當年裝逼的那種感覺,一發不可收拾,滔滔不絕的又開始了。
“此外,一般所說的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意謂善的業因必有善的果報。
惡的業因必有惡的果報。
然而由善惡二業所招感的苦樂果報,系屬非善非惡的無記法。
故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應稱為善因樂果、惡因苦果。
此種有善惡業因則必有苦樂的果報,因果之理儼然不亂,即稱因果報應。
若無視因果之理,陷於否認因果的見解,則稱撥無因果。
又從實踐修道上論因果關係時,由修行之因能得開悟之果,此稱修因得果、修因感果、酬因感果 ”。
如果王無塵在這裡肯定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