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心中比較欣慰,嘴中喃喃著:“看來茅盾文學獎的影響力還是挺大的,喜歡傳統文學的愛好者還是很多的。”
不關注微博的李安絕對不知道,他之所以漲這麼多積分,是因為他在文學行當狠狠碾壓蘇羽琪,早已經衝到了熱搜榜第六!
就在李安感慨之時,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低頭一看竟是一個陌生號碼。
李安接聽了電話,那邊傳來有點陌生但又熟悉的聲音:“老李,聽呂良說你來京都了?”
李安想了四五秒,腦袋裡突然一恍神,道:“張成功!?”
“靠,想這麼久才記起我,我都以為你把我忘了!”那邊傳來很不滿的聲音:“到京都了也不來聯絡我,兄弟你是不把我當朋友啊!你怎麼換手機號了,你這手機號還是我找呂良要才有的。”
張成功,一個身高一米八二酷愛打籃球彈吉他的壯漢,和呂良一樣為大學時候的宿舍同學,當時三人關係是極好的。
不過呂良和李安都留在了河州,而張成功則獨身一人來到京都闖蕩。
剛離開河州時他們聯絡還比較多,甚至李安和呂良還到京都看過他。不過張成功在京都過得比較苦,租了一間小地下室勉強居住,開啟艱苦的北漂生活。
那次看過他之後,大概張成功感覺混的比較慘,當呂良和李安在和他聯絡時他就有一點敷衍了,可能是因為自卑。
久而久之和李安兩人就聯絡少了。
如今粗略一算,和他竟已經有三四年沒有聯絡過。
他突然打過來電話,李安心中還是有些小小感動的:“嗯,來京都了。”
“你具體在哪個地方,找個時間咱們一起喝一點。兄弟好多年都沒見了。”他熱情的說道。
“我在四環的恆方廣場這邊,我妹妹在音樂學院讀書。”
“恆方廣場!那裡我熟,經常過去哩。”
兩人敘舊了五六分鐘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張成功說等他這段時間閒下來就過去找李安,兩個人要好好的小聚一下。
結束通話電話後,李安躺在床上仰望天花板。
李安想起了白天時小劉說的話。
“詞曲金榜是國內最權威的詞曲獎項,分為月度和年度,月度每個月評比一次,而年度則是每年評比一次。”
李安看著天花板喃喃自語著:詞曲金榜?
現在系統的夢想是音樂家,想要完成音樂家,就需要在作曲、演奏、歌唱等至少兩個方面成為大師。
評判一個人是否是大師,靠市場來說話的就太慢了,榜單才是最便捷的方式。
就如李安參加詩詞大會,結束後就成了詩人;寫了《平凡的世界》,得到茅盾文學獎後就成了頂級作家。
作曲家,也同樣需要一個榜單或獎項來證明的。
按照公司同事所說,詞曲金榜相當於作曲界的茅盾獎,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證明標準。
李安:“小愛同學,想要獲得年度詞曲金榜的曲子,需要多少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