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您的意思是......”
“吳總兵既然今日向我等負荊請罪,二位大人難道還不明白他現在的心意嗎?”
吏部尚書和兵部侍郎頓時恍然!
剛才他們二人一聽吳三桂親口承認殺了招撫使團,也承認想投靠清軍,令他們二人又驚又怒,一時忘記吳三桂此刻正跪地負荊請罪。
“吳總兵,請起吧!”牛仁上前再次要扶他起來。
“國師,三桂殺了大順使團,罪當問斬,還請國師將三桂人頭砍下,帶回京師,交給大順陛下!”
吳三桂仍不肯起身,一副大義凜然以死贖罪的表情。
吏部尚書和兵部侍郎不由面面相覷,一時也不知如何是好。
按照大順律法,吳三桂屠殺大順招撫使團,毫無疑問是罪當問斬,甚至全家都得砍頭。
可是,吳三桂卻又是大順此刻最急需招降的大將,若真按罪斬了他,那他的部下勢必會反,到時山海關則岌岌可危!
牛仁卻哈哈大笑道:“吳總兵,本真人知道,招撫使團是因為出關外遊玩而遭清軍襲擊遇難,吳總兵認為自己沒有好好保護好使團而心生愧疚,因而將罪名全包攬自己身上。只是這事吳總兵騙得了別人,卻騙不過本真人。”
任誰都聽得出來,牛仁的這番話顯然是在胡扯!
然而,牛仁的這番胡扯的話卻解決了在場所有人的心結。
牛仁很清楚,吳三桂並不是真心想讓他們砍了他的腦袋,他這麼做只是作秀而已!
畢竟,他吳三桂錯殺大順招撫使團,現在又想歸降大順,那麼總得先為自己之前的過錯請罪吧?
吳三桂相信,自己在李自成心目中的重要性,比起那十幾個微不足道的使者性命不知強過多少萬倍了!李自成不可能因為他殺了這十幾個使者的性命而治他的罪。
只要他吳三桂肯歸降大順,哪怕吳三桂再多殺大順幾百幾千士兵又算得了什麼。
如果牛仁和兩個正副使者真要砍他的腦袋,那吳三桂又豈會真的伸長脖子讓他們砍,必然會乾脆將這夥使團也全部殺掉,再投靠大清。
而牛仁正是因為看清這件事本質,所以才隨口編了一個破綻百出的故事來為吳三桂開脫罪名。
故事雖然是破綻百出,但誰都不會去折穿,反而順水推舟。
“唉呀!吳總兵,原來是這麼回事啊!使團擅自出關遇難,這與總兵大人有何職責?吳總兵快快請起吧!”
吏部尚書馬上反應過來,裝作一副恍然神色上前也要將吳三桂扶起。
“對對對!使團未經吳總兵允許,便擅自出關,導致被清夷伏殺,雖是痛心之事,但這也是他們自己咎由自取,怎麼能怪罪得上吳總兵呢?吳總兵還是快把背上的荊棘解了吧!”
兵部侍郎也是明白人,乾脆直接把使團被殺說成他們自己咎由自取,還親自上前去解吳三桂背上的荊棘。
國師,尚書,侍郎三大高官輪番上場為吳三桂開脫罪名,這已經是給足吳三桂的臺階下了。
吳三桂知道自己要是再不順階而下,那就做秀過頭了。
當下長嘆一聲站起道:“唉!看來什麼事都瞞不過國師了。的確,使團因為擅自出關,遭遇清夷襲擊,本將得到訊息率部出城相救,無奈使團早已全部身亡。末將痛不欲生,唯有以死方能謝罪。”
牛仁拂法一揚:“現在事情已是真相大白,吳總兵也不必太過自責了,回到京師,本真人自會向皇上奏明此事原委。吳總兵現在還是快快換上官服,再前來商談歸順之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