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府做為臨近皇城的內城一段,距離內城民居鬧事還是有一大段距離的。
提到吃的趙靈兒格外上心,在太子府外思考了好一會,說道:“我知道我們去哪裡吃了,我要去上次鸞月帶我去的青雲齋,而且也離這裡不遠。”
說完看了看秦奉和南笙,兩人在吃的方面當然沒辦法和趙靈兒相比,都附和的點了點頭。
趙靈兒辨別了一下方向,指了指東面,說道:“就這條路,一直走,兩柱香差不多就到了。”
三人剛走沒幾步,秦奉猛然反應過來,略有緊張的拉住了趙靈兒問道:“你帶錢了嗎?”
昨日的尷尬還歷歷在目,鸞月公主帶趙靈兒去的地方,不用想那低消也得五兩銀子啊!而如今秦奉手裡,只有一兩碎銀,還是早上趙靈兒還他的。
趙靈兒拍了拍手裡的玉鐲,自信滿滿的說道:“那還用說。”
秦奉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放下了。
走!去吃冤大頭。
此時京都東五十公里處的儒家學宮門前,一架金絲楠木的馬車,剛剛停下,從車上緩緩下來一個女子,正是上午與秦奉會面過的鸞月公主。
上午從寒月宮出來,鸞月就一直乘坐自己的車駕直奔儒家學宮。
儒家是中原人族的國學,也可以說是人族的守護者,備受人們所推崇。
儒家在大秦共設有三座學宮,其中最大,學子最多的就是京都附近的雲墨書院,當今院長也是天下僅有的二品讀書人。
雖說讀書人總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但是一旦動起手來,這個天下唯一的二品讀書人,可是絲毫不懼那些一品修行者。
這就是儒家修行體系的特質,沒入上三品超凡境時,僅是嘴皮子厲害,當一旦入了上三品,那可就應了孔聖人那句話,言行合一,誰也不怕。
鸞月下了馬車,看了看學宮大門上那塊金匾,上寫“雲墨書院”四個大字。
看門的小書童,看到尊貴的馬車上下來一個神仙一樣的姐姐,幾步走了下來好奇的問道:“姐姐你找誰?”
雖然儒家修行得找所謂的讀書種子,也就是那些能看到浩然氣的學子,但是儒家教學,也講究有教無類,就是你只要想學,無論你是凡夫俗子,還是異族精怪都可以來聽課,只要你遵守學宮規矩即可。
所以學宮中不光是修行浩然氣的儒家子弟,還有一些寒門讀書人,甚至真有妖族蠻族再此求學。
雖然皇室不願看到這種情況,但是奈何學宮的特殊機制,只能儘量控制。
當然在學宮求學的妖族都是愛好和平的,而且學宮有規矩,如果用所學知識危害人族,學宮就會親自取回所贈於的知識,也就是殺人滅口。
當然在這裡上學,自然沒有身份的區別對待,當年鸞月也曾在此求學過一段時間,課課與同學同聽同寫,餐餐一樣,並無特例。
鸞月看著跑過來的稚童,微微笑道:“哪裡來的小書童,是哪位老師的弟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