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緬以後的史迪威,在遠征軍司令部獲得了更多的情報。
在他看來,緬甸就像是兩端點燃的蠟燭。
緬甸北部,由於距離中國很近。
不管是當地少數民族,還是村寨的頭人,都不願意得罪遠征軍和英國人,他們手裡缺乏武器,也知道不是對手。
畢竟日本人沒有打到這裡。
緬甸南部的當地人,看著英國人把木材,礦石,石油,各種財富運出緬甸。
眼紅到無法接受。
在他們看來,印度人,中國人,都是英國人的幫兇。
“英國的困難,就是緬甸的機會”,1940年6月,再次被英國拒絕後,“自由聯盟”提出嶄新的口號。
作為德欽黨主要領導者的昂山更為激進,
“誰反對我們的敵人,誰就是我們的朋友!”
緬甸南部,日軍經過的地方,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噁心的小鬼子,從來不把入侵緬甸,掠奪緬甸的口號喊出來。
給緬甸人說的出兵藉口是日本只是想策動緬甸獨立,以控制滇緬路,切斷中國的補給線。
跟當初利用浪人張宗援滲透山東一樣。
一個叫鈴木的間諜,也在煽動著勢利的當地人不停的在各村寨呼喊著“獨巴馬”,意思是緬甸人的緬甸。
一呼百應,仰光附近的獨立軍,義勇軍,共榮軍紛紛成立起來,跟著近衛師團收復同古。
日軍經過緬甸寺廟,必然派軍官入內,一方面顯示肌肉,一方面希望得到寺廟的幫助。
緬甸南部的寺廟僧侶看著殘暴的日本人趕走了英國人,同樣見風使舵。
積極幫助日軍籌措糧食,帶領行軍道路。
甚至查探我中國軍隊的情報。
不管是陳離,饒國華,還是劉元塘,都得到了周小山的命令。
看見路上的僧侶,可疑當地人,一律扣押,然後集中轉送臘戍來,劉文輝已經派人去密支弄了幾個礦場。
胡鏈起初還比較質疑這個命令。
137師抓到的人,送到仁安羌,讓自衛軍過來的嚮導幫忙一審問。
果然,這些個和尚都在充當日本人的間諜。
氣的他在行軍時候,連續分兵封了仁安羌到卑繆七座寺廟。
僧侶一律拘押。
等此戰結束以後,涉嫌幫助日寇的和尚都去挖礦,塑了金身的菩薩也請到雲南去,讓龍雲交給信奉小乘佛教的少數民族。
當胡鏈繞過17.18兩個師團步兵聯隊,看見數千的緬甸人,架起了傳統的橋伐,幫助日軍輜重渡河的時候。
更是恨的牙根癢。
好在,還有跟他一起同仇敵愾的145師。
胡鏈抵達日軍輜重所在的阿蘭繆的時候,鄭衝已經到了。
兩個師團的工兵,戰車,輜重,炮兵聯隊,加上數千當地的共榮軍,還是嚇了鄭衝一跳。
兵力上完全不佔優勢。
正在這時候,周小山轉來了新26師聯絡方式。
鄭衝連忙派自衛軍嚮導接應新26師,鬼子戒備森嚴,在這裡設定很多暗哨,也派出了好些僧侶,共榮軍跟著日軍頭目在十幾公里外的路口戒備。
論說有人跟自己搶鬼子的輜重,重炮,胡鏈應該生氣。
然而看見鄭衝帶的兩個團,都配備了大量的衝鋒槍,胡鏈有些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