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曰無點了點絲帛上的開頭兩句。
“於生於斯,大白話,沒必要說了。
“於孟於斯。
“子孟是霍光的字,霍光在歷史裡面經常就是用來罵人的話,莫是效霍子孟之流,就是罵你要架空皇帝,或者當反賊。那麼應該就是二三十年後,霍氏叛變,然後被抄家。於孟於斯,應該蘇武寫的,既是嘲諷霍光,也是用來罵蘇元的。
“於袞於斯。
“袞字一般是不能出現在族譜裡面的,在蘇元的後代族譜裡面出現袞字,那應該是雙關。
“袞的意思,就是皇帝的華服。帝王之袍才是袞。
“袞字用作動詞的話不止‘華服’這個意思。
“參考袞鉞,用作動詞就是代表皇家來懲罰你的意思。
”於袞於斯,在這裡就是,好啊,這族譜代表皇庭的懲罰,諷刺來講,這就是你夢寐以求的華服,在這裡受磨難吧!
“於廷於斯,廷和袞一樣的,也是雙關,既有朝廷的意思,也指範圍。
“用作動詞,也是代表朝廷的懲罰。
“意思是說:你不是要造反麼?要重立朝廷麼?這族譜就是你的朝廷,這族譜之人都要受邢,受責罰。在古代裡看,這種諷刺方式是非常嚴厲的,也是非常冷門的。
“這十六個字的意思是:你生為我蘇家人居然走上歪路,你和你的後代都要為你們的不忠負責,被殺光。一般外姓人不敢用上袞、廷等字眼。只有本族的私人族譜,才敢用上這種冷門的字眼。所以我才猜出來,這就是蘇武自己立的追殺族譜。”
郭佳瑤盯著不曰無看了很久,“猜得差不多。”
賀知遇鼓掌,“曰無啊曰無,我不是騙你,你的文學素養,可以和我老師去比一比了!”
“切。我是沒系統的讀過書。”不曰無根本懶得跟這人扯犢子,“這些虛的東西就不要討論了......回答我的問題啊,小鳥的妹妹,這是不是蘇武追殺蘇元后人的族譜?”
“你猜的沒錯。”郭佳瑤又肯定了一次,“但是你應該看出來了,這十六個字,前面兩句是小篆,後面兩句是隸書,因為前面兩行是我祖蘇武寫的,後面的,就不是了。”
聽到這裡,不曰無拿出前後四句對比了一下。
不曰無發現前八字,只是指責嘲諷而已。於生於斯,於孟於斯。
如果沒有後面的袞和廷,那這只是將蘇元一脈的族譜單獨從蘇氏族譜拿出來,僅此而已!
並沒有追殺的意思。
只是後來,有人追加了兩句話,要殺光蘇元后人。
不曰無想到這裡,馬上醒悟:“那就是說……蘇武沒有想殺自己兒子的後人,而是蘇武死後,有人想保住自己的家族,而被迫追殺蘇元這個叛黨的後人。”(這句話看不懂的不要糾結......明天作者會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