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你這裡有沒有銅鑼?”
楊義昨晚做了個夢,夢到自己在後世的軍部禮堂裡,熱情洋溢的聽著交響樂團演奏樂曲。
“小郎君,銅鑼為何物?”王東一臉茫然的問著楊義。
“是一個有簸箕一樣大的鑼,敲起來特別響亮,聲可傳數里,甚至更遠。”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聽說過這樣的銅鑼。小郎君要這個銅鑼何用?”
“我隨便問問,那有沒有二胡?”
王東繼續搖搖頭。
這時,王西走了進來,手上拿著一把有七分像二胡的樂器,問王東:“兄長,這把奚琴不好用,能否修一修?”
楊義看到後欣喜若狂,王西手上拿的竟然是簡約版的二胡。楊義一把將王西手上的二胡搶了過來。
“王西,你也會這東西?”楊義愛不惜手撫摸著。
“這奚琴我一直就會啊,小郎君為何如此問?”王西對楊義的話疑惑不解。
“我說的二胡就是它!”
“二胡?這不叫二胡,叫奚琴,是北方奚族人的琴。我當年到了北方奚族人的地盤,在他們那演了月餘的戲,也學會了這奚琴,但他們並不想讓我們帶走奚琴。
我回中原後就做了幾把,但做的不好,拉出的聲音怪怪的。跟他們奚琴的聲音差很遠。”
“哦,那是什麼聲音?要不你拉一下唄。”
王西拉了一下,楊義愣住了,這特麼的是小提琴的聲音。和二胡厚重宏亮的聲音,當然不匹配了。
隨即,楊義止住王西:“這個奚琴是吧?不要再修了,這種聲音我很喜歡,到時候我有大用。你現有多少這種琴?會拉的有多少人?”
楊義欣喜若狂,再打造一面大銅鑼,他的交響樂團就有著落了!
“這樣的奚琴大概有七八把,會拉的有二十來人。小郎君,您是要……?”
“這個你們不用多問,到時我會找你們的。你們再做幾把出來湊夠二十把,我教你們排一種新曲子。”
王家兄弟互看了一眼,他們都在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驚駭之色。他們不明白,楊義是怎麼會懂這些東西的!
楊義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銅鑼,他便到庫房取來的十貫銅錢,拿到鐵匠鋪問打鐵的:“張叔,能不能按照這個圖紙打一個銅鑼?”
張叔看了一眼圖紙之後:“俺也不確定,但可以試試。”
隨即取來熔鐵爐具,接過楊義手上的十貫錢,心疼的將銅錢丟進了爐具裡,放在炭上開始燒了起來。
唐朝的銅錢是一貫六斤,這十貫錢就是六十斤。
楊義從旁協助張鐵匠,將銅錢全部燒熔後,便找來一個圓形的模具,將銅水倒進了模具裡。
等模具裡的銅塊稍冷後,張鐵匠便取出邊敲敲打打的,邊回爐煅燒,一個多時辰後,才搞出了個大銅鑼來。
隨後楊義叫張鐵匠將那大銅鑼綁上繩子,吊起來敲一下。
“翁,翁!” 一股宏大厚重的聲音,震得楊義都差點跳了起來,心都還在碰碰的跳個不停。
沒想到這就成功了?
可是,當楊義向著最中間的地方,狠狠的敲了一錘子上去時,還是很大聲的“翁”,並沒有“哐”的聲音。
難道是哪裡出了錯?
“張叔,修改一下,這並不是我想要的聲音。”
“好的!”沉默寡言的張鐵匠,從楊義來到現在,就說了這兩個字。
又是燒火,又是敲敲打打的,搞到了半夜終於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