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一次震驚,“不是太子,那還有誰?”
沈妤安想起冥邵殷,心裡痛恨,“皇上可好生想一想,您哪個兒子最有可能。”
皇帝陷入了沉思。
他若遇刺身亡,最大的得利者是太子無疑,太子可直接登基稱帝。
實際死的是沈淮之,沈淮之死亡,沈家註定沒落,能從中得利的人也是太子。
沈家畢竟是二皇子的母族,即使沈家明面上保持中立,可真要面臨選擇,沈家未必不會支援二皇子。
為以防萬一,從太子的視角,沈家是需要除掉的政敵。
除了太子,誰還能從中獲利?
皇帝思索良久,始終想不透,“除了太子,朕想不到還有誰。”
“那若北翼王無心皇位,待在邊關不回京,太子登基,會發生些什麼?”沈妤安詢問。
皇帝面色沉了沉,“太子無能,心胸狹隘,性情不穩定,他若登基,用不了幾年,國家最大可能千瘡百孔,民不聊生。西元國會趁機出兵,戰火紛飛。”
“對!但這只是一方面,太子登基,首先會排除異己,將他認為有威脅的皇子,能殺的殺,不能殺的,遣送封地。唯有一人,能得太子信任,留在京城,並委以重任。”
皇帝腦中一下蹦出了一個人,“四皇子!”
“就是四皇子!四皇子母親出身低微,可以說沒有母族,沒有任何倚仗,他從很早就投靠了太子,只為太子一人辦事。
四皇子為人低調,從不主動出風頭,若不刻意關注,會下意識忽略他的存在。
就是因為他對太子忠心,任何事都以太子為中心,相比其他皇子,他可以得太子信任。
太子一旦登基,為穩住朝綱,就要用自己信得過且用著趁手的人,四皇子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若光明正大的爭,四皇子是完全沒有勝算的。
可若採取迂迴的方式,扶持太子登基,忠心於太子,為太子鞠躬盡瘁,得到太子信任重用,久而久之,必能大權在握。
太子為帝,必難創盛世,反亂朝綱,若在江山風雨飄搖之際,大權在握的四皇子站出來推翻太子,他有沒有可能奪得皇位?”
皇帝腦子有些混亂,內心久久不能平復。
“值得一提的,葉將軍府,表面支援的是太子,實則忠心的是四皇子。一旦沈家沒落,失去兵權,兵權最大可能落到葉將軍手中。皇上可派人查一查,四皇子的母妃與葉家是什麼關係。”
皇帝女人眾多,對四皇子的生母完全沒有印象,腦子裡連個模糊的身影都沒有。
若不是沈妤安說起,他都不知道四皇子能跟葉將軍府扯上關係。
若這一切是真的,皇帝很清楚,四皇子最終一定能夠奪得皇位。
畢竟有心機謀算這一切,就說明足夠有耐心,足夠隱忍,又得到了葉將軍府支援,只待時機成熟,稍微運作一番,必能得償所願。
皇帝內心受到了很大沖擊,他萬萬想不到,他的眾多兒子之中,竟然還隱藏了這麼一位人物。
若非“沈淮之”說,他到死都不會知道,畢竟在他活著的時候,四皇子絕不會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