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現在真是怕了這群太太小姐,一想起昨夜的聚會,她便覺得腦瓜犯疼。
既然晴兒已經被自己趕跑了,那她便還是按照自己原先設想的那樣,專門做些中低端的旗袍和成衣,順帶制些嬰幼兒的改良旗袍和馬褂,也算是另闢蹊徑。
說幹便幹,三日後,她便在報紙和門口貼了招繡孃的告示,只是這次,她招人的標準變成了人品為主,手藝為輔。
又帶著阿紅去市場上尋找價格最低的優質布料,爭取打出物美價廉的口碑。最後倒是果真被她們尋到了一家規模不大的布料坊,老闆姓林,是個上了年紀的鰥夫,長得胖乎乎的,眉眼透著和善,瞧著便是好相與的。
林老闆性子爽朗,見江秋曼一個女子風裡雨裡得跑,許是想起了自己那早夭的女兒,當場給了她最低價。直聽得江秋曼連連致謝,當場就拿了一批貨先用來打板。
江秋曼之前便設計了許多刺繡款式,等這批布料拿到城西的製衣工廠做成成衣後,便讓手裡的繡娘們仿著江秋曼的刺繡底圖刺繡著,一件件簡單大方的旗袍和成衣便算是做好了。
江秋曼設計的刺繡圖樣並不複雜,甚至非常簡單。只是勝在模樣憨態可掬,特別是動物系列和擬人系列,憨態可掬的松鼠,長著一對大眼睛的雪糕等等,款式簡潔大方,刺繡圖案又討喜,女子和兒童看了便會歡喜。
等這一批衣裳上市的時候,已是十日後。江秋曼將這批新打樣的放到櫃檯上,心中的忐忑並不是沒有,可眼看著但凡進鋪子的客人們全都帶著好奇的目光看著這批新上的款式,她才終於把一顆心落在了地上去。
可是說也奇怪,明明看的人多,可付款下單的人卻幾乎沒有。
倒是到了中午時分,店裡來了對母女。這個女孩童一眼就看中了一件猴子旗袍,小旗袍淡黃色,裙襬上是一排五隻胖乎乎的小猴子,別提有多可愛。
這女孩約莫六歲光景,抓著母親的手脆生生道:“母親,我想要這件!”
母親卻拉過女兒的手,尷尬笑著解釋:“囡囡,這家鋪子的衣服可貴可貴了,囡囡乖,母親帶你去隔壁巷子的老裁縫店買去。”
她也是見這鋪子內的人還算多,這才帶著小孩來逛逛。可沒想到小孩子一眼就看中了店裡的小旗袍。
這小旗袍也確實很新穎,全都紋著胖乎乎的可愛動物,怪不得小孩子會喜歡。
江秋曼一聽,連忙湊上前去,笑眯眯得將這小旗袍抽了出來,遞給這母親,說道:“小旗袍只賣一百文銅板,可不貴哦。”
母親吃了一驚:“怎麼會?之前我也來過,明明衣裳都特別昂貴……”
江秋曼似乎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了。她反覆表示這旗袍只要百文銅板,這母親將信將疑得付了錢,這才帶著女童歡歡喜喜得走了。
等這對母親走後,江秋曼叫過阿紅小二和小四,讓她們將店內的各類旗袍衣裳全都明碼標價寫清價格,並將價格單掛在了十分醒目的地方。
平價區和中高階區,也做了明顯的劃分。
一切都忙碌好後,江秋曼看著鋪子,這才滿意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