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也清楚了蘇衡玉真正的身份,對方是個姑娘,還是侯府的小姐,無論如何至少不會對自己堂妹起那些齷齪心思。
從前他在京中沒少聽說這位蘇小姐的傳言,但現在看來還真應了那句話“傳言不可信”。
葉明安已經和妹妹說定會將她留在昆城這裡,繼續為蘇衡玉做事。只是兩人之間的聯絡不能斷,葉希安每月至少要給他回一封信,讓他知道妹妹一切安好。
對於葉明安的選擇蘇衡玉早就猜到了,畢竟真正在乎你的親人,自然會作出對你有利的選擇。
“這次汪正鬧出來的事情影響太大,我們需得儘快將他押回京城,不知小公子可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我一定盡力做到。”說完了關於妹妹的事,葉明安便想做些什麼來報答蘇衡玉的恩情。
蘇衡玉還真沒什麼需要葉明安幫忙的,不過她還是道:“敢問葉大人可知道,接下來會接任昆城知縣一職的是哪位大人?”
“此事在我離開的時候朝中還沒有定下來,不過小公子請放心,出了汪正這樣的人,朝中對於新任知縣的選擇一定會更加慎重,必定不會再出現如汪正這樣的事。”葉明安保證道。
蘇衡玉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她不求這位知縣有多大的本事,只求對方好好做自己的事兒就行。
從前昆城這邊除了盛產鮮花,也沒什麼旁的特色,官員來了這裡一般做不出什麼政績,便也沒什麼人願意往這裡跑。
汪正能來昆城做知縣,就是因為他學識一般,雖然有人推舉本人但到底不是正經科舉出身,所以好地方根本輪不到他。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蘇衡玉來了這裡開設工坊,往後昆城的花就有用武之地了。
等到提煉花露的方法被蘇衡玉傳授下去,昆城的花露在大魏打出名頭來,到時候昆城定然會吸引不少商戶來此,昆城的稅收和百姓們的收入也能得到相應的提升。
這對於昆城知縣來說,就是真的實打實的政績了。
可以說,只要新任昆城知縣肯給她方便,與她配合,那麼蘇衡玉不介意幫對方刷一刷政績。
就像葉明安說得那樣,季公公這行人身負重任,自然不好在昆城多做停留。
他們將汪正和他的親信都抓了起來,其餘的衙役等人則是免了他們的職位,將他們打發回去做平頭百姓了。
等到新的知縣赴任,到時候縣衙的班底就需要他自己組建了。
在這之前,就由縣衙裡其餘清白的官吏暫且管著昆城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汪正的師爺也是被抓的一員,但因為他提早預料到了危險,所以在季公公等人到來之前就暗自整理出了汪正這些年來貪汙受賄的名單,以及汪正和那些山匪來往的各類證據。
這些東西一奉上,他的刑罰也會酌情削減。
就這樣,葉明安一行人押解著汪正等人離開了昆城。
三日後,新的知縣也在南山鏢局等一眾鏢師的護送下,入主了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