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原開啟了蓋子,看了看裡面的工藝。隨後又仔細觀察了鏽色和痕跡。
“怎麼樣?我覺得不像是新東西,別看造型有點兒滑稽。”陳孝義問道。
孫中原點點頭,“這是一件青銅鴞卣(you)!”
“卣?”陳孝義想了想,“我本來覺得應該是尊!年代能到戰國。”
卣,是個象形字,看看樣子就明白了,上面有把手,下面有肚子。這是高古時期流行的一種青銅酒器。
“這肯定不是尊,你看這地方,本來應該是有提樑的,這是介面,不過後來可能遺失了。而且也不是戰國的青銅器。”孫中原沉吟了一番,“嗯,沒錯,厲害了陳校長,這東西,我看就是商代的青銅鴞卣!”
陳孝義突然拍起了巴掌!
“你看看,這就是區別!當時我和倆同事一起逛的攤子,我那倆同事,一看這造型,就說不僅是仿品,而且仿的太滑稽了!結果,你才是高手,滑稽怎麼了?古玩中就沒有看似滑稽的真品麼?”
說完,陳孝義遞給孫中原一支菸,“這算是我真的撿漏了!”
孫中原接過煙點上,“你這個算是說對了,古董裡面,其實很多看似滑稽的造型,比如有些菩薩造型甚至有抓臉摳腳的,唐三彩有些仕女俑動作也很乖張。甚至,還有些動物造型很蠢萌!不過古董鑑定,可不能根據這個,還得照著紋飾、包漿、痕跡這些下功夫。”
陳孝義連連點頭,“小孫啊,這次又虧了你了!”
“這次可沒我什麼事兒!”孫中原擺擺手,“真的就是真的,你不找我,拿到博物館去讓專家看,該是商代青銅器,它就是商代青銅器。不過,陳校長,青銅器好像法律規定比較複雜!”
“嗯,我查了,這樣的東西首先是不準出境的。我是自己收藏,肯定不會。再就是交易的問題,那個人是個農民,不是盜墓賊,這是他家裡的老東西,傳了幾代了,約莫著是民國出土,你看痕跡也能看出來。再說了,我也不會賣,自己放家裡,沒事兒。”
聽了陳孝義說的,孫中原也沒再說什麼。
陳孝義這種情況,他多少有點兒底子,所以也不算純運氣。
前兩年,在古玩圈裡,流行著一個很搞笑的段子,出現了一堆圖片,各種古董,有叮噹貓,有鹹蛋超人,等等現代造型吧,然後配上一個“撿漏者”的說明,說自己撿了漏兒。
當然了,這些不可能是古董,但是在古董裡面,其實有很多很難想象的造型。就比如這件青銅鴞卣,看起來也很搞笑,但卻是真實存在的一種青銅器造型。
古玩市場裡會出現很多主觀臆測的造型,但也有很多面對真實存在的造型,主觀否定的玩家。
孫中原在陳孝義家裡吃了飯,兩人下午又一起交流了很多,四點多了才離開。
結果孫中原還沒到家,隋東辰的電話就打來了,居然也是邀請他去家裡吃飯!
果不其然,到了隋東辰家裡,三個老頭兒都在,不過這次還加上了董雲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