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種想法,走得就會特別堅決。
孫中原和霍曉東最後說了聲“再見”,便一起往回走了。
終於,再走了三四米之後,崔老闆喊出了口,“孫先生,留步!”
孫中原停腳回頭,看著崔老闆沒說話。
“你說說你,交個朋友嘛!連請吃飯的機會都不給我,那好吧,照你說的,兩萬二,把牌子拿走吧!”崔老闆上前兩步說道。
八千,賣兩萬二,淨賺一萬四。
可以了。
更關鍵的是,這不是他自己加工的牌子,是代賣!這費的事能一樣麼?一開始和彭師傅打配合的“兩萬塊”,本身就是他可以接受的心理價位!
不過,能多蒙點兒是點兒,所以最後還要抻一抻。
從南京到BJ買的不如賣的精。最關鍵的,就是賣家知道底價啊!
不料,孫中原剛要應答,霍曉東卻也上前兩步,不緊不慢地點了一支菸,才一本正經說道,“崔老闆,你也是圈裡人,這兩萬二的價兒,是剛才在屋裡說的,你拒絕了。照規矩,現在你想賣,得重新談價兒。”
倒不是霍曉東很在意這兩千塊錢,本來也不是他買。關鍵是膩歪。
本來就算是熟人,而且孫中原都加了兩千了,你還要抻一抻,抻不住了才喊人回頭。孫中原還是他帶著來的!所以霍曉東真是有點兒煩了。
霍曉東這麼一說,崔老闆也明白了,乾笑兩聲,“這價兒,我也是咬牙才答應啊!霍經理就別再刮我的油了!”
“兩萬,咱們還是朋友,生意我們還會來照顧。”霍曉東說的是心裡話,玉器市場不缺賣家,重新“開發”都行。只砍兩千,為的不是這點兒錢,是他的面子。
孫中原沒說話。這時候他可進可退,崔老闆不答應,他可以假裝打圓場再加就是了。
不過,崔老闆最後還是裝作痛心疾首地答應了。他這人可能就這風格,答應了之後,還不忘順帶來了句討便宜的話:“你呀,今兒從我店裡可是賺大發了。”
霍曉東的口氣緩和了一些,但話卻一針見膿,“崔老闆,你這二十萬的料子,加工之後,少說也能賺個十萬八萬。這塊牌子,大家心知肚明,至少對半劈吧?別再嘴頭上討便宜了,我可是夠實誠了!”
“以後多介紹客戶啊!你在拍賣行人脈廣。”崔老闆沒辯解,轉而就介面了這句。
轉了賬,拿了玉牌,天都黑透了。
開車上路後,孫中原和霍曉東沒分那麼細,二十萬,一人十萬。霍曉東佔了點兒便宜,晚飯叫嚷請吃大餐。
“你對這牌子這麼感興趣,別告訴我是真正的子岡牌啊?”前面的事兒說完了,霍曉東又開口了。
“你說呢?”孫中原的嘴角揚起了一個略略上揚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