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原指了指山坡,“走,上去看看!”
兩人來到了山坡之上,孫中原仔細打量了一番,“這面積不小,探墓工作量太大,這次咱倆不好動手,怕也只能看看了。”
“嗯。這地方,皇陵是不可能的,王陵的可能性也不大。不過,在一片尋常山間,隱藏著如此特殊的風水之地,一般人未必能發現。若有墓葬,名頭可能不會很大,但是奇珍異寶卻未必少了!”
說起這個,陳丹洋的眼睛又放光了,“這裡應該沒被動過!不過咱倆肯定是不行。要說探墓,還是虎爺的人專業!我看黑子那洛陽鏟,都和我之前見過的不一樣!”
孫中原看了看這山坡,“看來這地方,應該也不是和麒麟冢同時期的墓葬。”
“對,這絕佳的風水是埋葬火麒麟之後衍生,同時期立即被發現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葬了火麒麟之後,魯哀公也必定會派人來看守。春秋以後的墓葬,已經開始有墳丘,這裡沒有墳丘,說明是暗葬,而且設定應該很特殊!”
這一點,算是考古界的共識,春秋以前的墓葬,基本是平地而起,墳丘式墓葬是從春秋晚期乃至更晚才普及開來。
而且,早期的墓葬,也不會有那麼多機關,頂多就是個積石積沙墓——就是用細沙來填埋墓室,而不是土,細沙裡面還會摻雜石塊。這樣一來,細沙的流動性,和石塊的重力,很容易造成塌方,盜墓之人想進入墓室,靠挖地道很難實現。
後來,墓葬的機關多了起來,雖然可以進入墓道,不至於塌方,但是難度和危險並沒有減小。
這山坡下方,墓葬的年代不明,要探查本來就得十分小心。現在看來,從來沒被人動過,又加上情況特殊,他倆更不能妄動。
“好了,先這樣吧。車還停在村裡呢,別引起什麼懷疑,先回縣城住下再商量。”孫中原道。
陳丹洋點頭同意,兩人便離開了山谷,回到了村裡。
兩人正要上車的時候,幾個扛著鋤頭的漢子卻從他們身邊呼啦啦跑了過去,一邊跑還一邊說,“快點兒,去晚了好東西就沒了!”
緊接著,又有幾個人跟上了,其中還有好幾個看熱鬧的老孃們跟著跑了過去。
他倆對視一眼,隨後又有幾個孩子也跟著跑去了。孩子們一邊跑一邊叫,好像是什麼老王家兩口子在山腳下挖到了寶貝。
“走!去看看!”陳丹洋對孫中原說了一句,立即也拔步跟上了。
他倆跟著村民,來到的地方是村子後面的一處平地,距離山腳有個百十米,在一塊菜地的一側,小路旁邊,地勢斜著低了下去,而且坑窪不平,沒有開墾種地。
這時候,已經圍上了不少人,這塊菜地是老王家的,但是一側的野地就不是了,所以聽說老王兩口子挖出了東西,其他村民也不含糊,在周圍挖了起來。
老王兩口子挖開的的地方,露出了青磚,頂子基本已經敞開了,是個圓形的青磚地下“小房”。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顯然不是個墓室,因為這個“小房”,直徑也就是一米左右,根本放不下棺槨。
上下高度也不高,連一米都不到。
從扒開的“房頂”能看到裡面的結構,青磚“小房”底部,也鋪了一層青磚,而且中間有圍起的一個方形小“池子”。想必,老王兩口子從裡面取到的東西,原先就放在這個“池子”裡。
這個“池子”底部,還有白色的細沙,看起來,沙層應該很深,已經被挖出了不少,還沒見底。而其他的地面,則是青磚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