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原倒不是太在意這個價錢。清代的普通扇面,帶一些無名之輩的書畫作品的,一般就是三五千。所以老人叫的是高,但這東西基數本來就不大,差不了幾千塊。
即便老人咬死了,就按照八千買下來,那也是個大漏兒。孫中原主要是看老人這裡古書碑帖多,而且座位旁邊還有個大箱子,是想繼續“挖掘挖掘”。
“你那煙,勁兒太小。”老人擺擺手,從自己兜裡掏出一包雙馬,拿起一根抽上了,“類似的東西?你是說扇面,還是書法?”
“都行啊,我看您這裡只有軟片子。”孫中原應道。
這個軟片和硬片,是行裡的老話,簡單,形象。軟片,書畫、碑帖、古籍、織繡等;硬片,陶瓷、玉器、銅器、竹木牙角等。
“誰說我只有軟片?”老人眉頭一皺,“就怕你不識貨!”
陳丹洋在一旁打趣,“老爺子,他不識貨,你怕什麼,不賣給他就是了。”
老人哼了一聲,對孫中原道,“你這朋友,圈外的吧?”
孫中原哈哈大笑,“我剛帶的徒弟!”
陳丹洋氣得瞪眼,“別亂佔我便宜!”
老人卻笑著對孫中原說,“你這徒弟,不但資質不行,脾氣還不小!”
“行了,老爺子,有好東西拿出來看看,既然是想賣,碰上了正好出手不是?”
陳丹洋氣鼓鼓點了一支菸。
老人也不再多說,真的開啟了身旁的旅行箱。
從旅行箱裡,他拿出了一個薄薄的報紙包,開啟報紙包,居然是個老式的唱片盒。現在很少見到唱片了,八十年代的時候,還有人用電唱機,放唱片。唱片很大,直徑有二十多厘米,唱片盒自然也不小。
開啟唱片盒,孫中原是徹底驚呆了。
一般的東西,他是不可能驚著的,就算是什麼奇珍異寶,也不會如此。畢竟,故宮裡的寶貝,他上學的時候也經常去博物院參觀。
因為這唱片盒裡,放著三片青銅片!每片都是四分之一個圓!
上面有似透非透的紋路,而且有內斜的豎邊,豎邊外側,鑄有象形紋飾。
三塊青銅片豎邊外側的紋飾,分別是白虎紋、朱雀紋、玄武紋。
孫中原盯著這三塊青銅片。
沒錯!就是戰漢年代的東西,目測大小也差不多。
這不就是天星獵上遺失的那三塊青銅片麼?
當時他們吃席得到的天星獵,只附有一塊青銅片,就是青龍紋的。
孫中原一邊看,一邊還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也太巧了!
這三塊青銅片,居然在伏牛!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雖然,他們還沒有開始去找,鐵鞋還沒開踏呢,但是早就預料到了不會很容易。這三片青銅片,存在不存在還兩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