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大明麼?”老闆一愣,“再早是不是還有,我就不知道了。不過,伏牛鎮這個名兒,好像明之前就有了,但現在誰還關心這個啊!”
“那上面為啥是伏牛永鎮,不是伏牛鎮呢?”
“這個我聽老輩兒人說,好像是明太祖朱元璋在這裡打了勝仗,非常高興,大筆一揮,御題的字,就是期望是世世代代的意思吧?”
孫中原一聽,這說法太不靠譜。朱元璋就是題,也不會題小篆。而且如果真有這事兒,明代史料算是不少,肯定能查到。
民間以訛傳訛的事兒太多了。
孫中原知道店主也說不清楚,笑了笑,抽了兩口煙,準備走了。
這時候,店主好像猶豫了一下,但還是開了口,“我這裡吧,倒真是有件老東西,而且剛挖出來不久,就是······”
孫中原不由介面,“剛挖出來?哪裡挖的?”
“就在我家後院,上週。我是想弄個地窖,種點兒蘑菇,結果挖出來這個東西。要不,您看看?就是······”
店主兩次說“就是”,欲言又止,孫中原乾脆直接問道,“就是什麼?殘了?還是太邪乎?”
“都不是。算我運氣好,是個完整的,樣子也不醜。就是這味兒,太沖了!我擱在香皂水裡刷過,還泡了兩天,現在還是有點兒。”
“沒事兒,既然說了,那拿出來看看吧。”孫中原看了看鄺西寅,鄺西寅點了點頭。
“到院裡吧!”店主一聽,便領著孫中原和鄺西寅,從南房的小門到了院子裡。
“好大的院兒。”孫中原一進去,感覺豁然開朗。這房子和院子不是老建築,也沒廂房,更顯得院子大。
“大有什麼用,這裡的地皮又不值錢,我那後院也不小呢。”店主說著,走到了正房屋簷下一角。
他抱過來一個用塑膠袋包著的東西。而後蹲下身,放到孫中原和鄺西寅面前的水泥地上,把皮筋解開了。
確實有味兒,一拿下塑膠袋,就散發出來了。有點兒尿騷味和土腥味兒混雜,不過,也不是很誇張。可能剛挖出來味兒很大,這用香皂水刷過泡過,必然是小多了。
孫中原也蹲下身子,先大體看了看。
這一看,居然是一件唐代的青瓷!
唐代,瓷器尚未完全普及,而且工藝上有所欠缺,但是瓷器窯口已經有了,最出名的,當屬南青北白,南方越窯的青瓷,北方邢窯的白瓷。
不過,這件瓷器,雖然是青瓷,但卻不是越窯的。孫中原一時還判定不了具體窯口。
這件青瓷也就一捧大小,是一匹臥馬的形狀,馬身肥圓,馬口向上大張。釉色青中泛黃,從馬口看裡面的胎質,倒不是很粗糙。
就這個形制,有尿騷味那就很正常了,因為這是一隻夜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