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其實各種關於五星連珠的記載不少,比較著名的就是漢高祖劉邦登基那年和武則天稱帝那年。
要是根據現代天文學,多長時間出現一次五星連珠,這就是個五星圍繞太陽公轉天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問題。都知道地球是365天,其他行星也不難測定。
水星繞太陽公轉一週88天,金星,225天,火星,687天,土星,4333天,木星,10760天。
但是,不用細算,就知道這個數字必定很驚人,太大了!
合著劉邦登基,武則天稱帝,那時候的五星連珠都是假的?
其實不是,因為用這個來算,是很直的一條線上的五星連珠,古代呢,只要五星的經度差不超過四十五度,都給看成五星連珠了,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記載。
而孫中原和鄺西寅面對這個石板,當然是一種象徵,應該是要求連成一線。
“對,應該就是五星連珠!”鄺西寅應道,“五星符合五行,是按照地上的事物,地在下,寓意下沉關閉;五星連珠是天象,天在上,寓意應該就是上升開啟!”
孫中原和鄺西寅一起檢視石板上的凹槽,發現,即便是“五星連珠”是開門的“金鑰”,但是確定如何連成一條什麼方向的直線,也不是個容易事兒!
而且應該是不能試了不對再推回去,最起碼他倆不敢冒這個險。
每一個石球,可能只有一種執行軌跡,執行時,也只有一種次序,必須一次成功!
這個設定墓葬的人,既然是一個高人,那麼他要玩兒的“遊戲”,就不會這麼容易破解。
孫中原盯著石板,又抽了一支菸。
“以五行方位確定五星,五星又要執行······”孫中原終於捕捉到了線索,“虎叔,你說這五星石球的移動軌跡,會不會又回到五行上?現在唯一具體能參照的,那就只有墓葬周邊的五行了!”
鄺西寅本來愁眉不展,聞言眼睛一亮,“火是從天而降,土是大地本生,金則沉在地下,水是環繞而行,木則順水而生!”
“對!如此一來,就有跡可循了!既然是天象五星連珠,那麼天火必然要先動,要從上而下移動;石板上,土既然就在中央,那就一動不動,金要從下而上移動,水要根據環繞流勢而動,木則根據水的執行軌跡來動!”
光這麼聽,不容易明白,但是結合石板上的石球,那就容易多了。
其中,既然中央的土星石球不動,那麼這條五星連珠的直線,必然要穿過中央這個點。
同時,代表火星的石球要先動,從上而下來動。根據墓葬外的風水,天火落地後,是以墓葬為線,垂直在山谷兩側;而根據五星排列,火星在土星內側,所以在平面石板上,結合上述兩個基礎,火星石球就要從土星石球上方,移動到它的正左側。
如此一來,形成“兩星連珠”。兩點確定一線,那麼,這條五星連珠的線,就是橫向在石板正中央的!
火生土,土生金,這時候,再動金星石球,要從下而上移動,到達五星連珠中金星應該在的位置。
接著,金生水,移動水星石球。根據墓葬之外小溪環繞流動的方向,移動到相應的位置。
剩下最後一個木星石球,從自己的位置,順應水星石球的執行軌跡,再移動到相應位置就可以了!
整個過程簡單來說是這樣的:先根據這個石板中的五個石球的五行方位,確定五個石球各代表了金木水火土哪一顆行星;然後確定現有位置是關門的位置,而五行連珠則是開門的位置;最後,根據墓葬上的五行風水,確定了在石板上如何確定直線和移動石球的次序和軌跡。[.]